第A12版:副刊瓯江派

中秋时节话中秋

  张平(龙泉)

  古老华夏,源远流长。农历八月十五中秋随着“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如期而至。

  中秋节在传统节日中形成得最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孟秋、仲秋、季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以赏月为主要活动的中秋出现,因缘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民间传说紧密联带。

  中秋节有很多习俗。唐朝时期,赏月成为中秋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文人墨客还会对月吟诗,以此来表达情感。中秋节被正式确立为节日是在宋朝。而且当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的专业点心,赏月之风盛行不衰,广为流传。

  据史料,古人对月亮天体的崇拜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如《山海经》《楚辞》出现对月的祭拜活动。《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枝。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借此,祈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明清时期,庆祝中秋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如放天灯、提灯笼游行、舞火龙、舞狮子。

  中秋节古人祭月祈福的崇拜心,曾经留下了无数千古佳句。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中秋望月将人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唱叹有神,悠然不尽,委婉动人,曾被中央台中秋广告首选,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白《夜静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日,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古人中秋月夜抒发的千古佳句,寂寞、冷清、沉静、真挚、雄浑、豪放,举不胜举。

  记得小时候中秋前夕,外公买回又大又圆的月饼,对我们兄妹说:月饼现在不能吃,要八月十五日中秋夜照过月亮后才能吃。熬到八月十五月亮上来我们又唱起“月光婆,照山郎,山郎骑白马,白马上天堂”童谣。如今,外公、外婆、父亲、母亲都已仙逝,遥思中秋不禁让人泪目模糊,相思入骨。

  每当勾起少年记忆,中秋之夜老家溪边望月,直到子夜月落西山时寄宿于牛棚,洒满银光的夜晚令人回味。

  节日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宝贵遗产,寄托着人类文化情感与民族精神。中秋节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写诗填词咏月,表达心中情思,让人们感受中秋节别样的风情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近中秋,思千古。看月光,明思绪。泯灭不了思念,唯有寄托心中的情愫,中秋节是一年当中最能让人引起共鸣的节日。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9-07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28390.html 1 3 中秋时节话中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