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丽水声音

高温催化 “清凉经济”新赛道

  王志顺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高温天气持续催生“清凉经济”热潮。清凉茶饮店排队长龙、制冷家电销量激增、避暑旅游持续火热……表面看是季节性消费热潮,实则折射出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双重突破。北京张一元茶铺的“茉莉冰茶”日销千杯,京东AI空调销量暴涨500%,长白山夜游带动周边消费增长,这些现象级案例正重塑“气候经济”的价值边界。

  从微观消费行为观察,当代消费者对“清凉”的追求呈现品质化、个性化特征。北京大栅栏新式茶饮店将传统茉莉花茶与冰饮创新融合,SN户外品牌通过科技面料实现“凉感”功能,这些案例表明:唯有将文化元素、科技创新与用户体验深度结合,才能赢得市场。京东数据显示,清凉喷雾、凉茶等产品销量激增,反映消费者对“即时舒适”的迫切需求,这种需求正倒逼企业加速产品迭代。

  家电行业的变革,深刻诠释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海尔“净省电”系列通过AI算法优化能耗,“无风感”“防直吹”等技术重新定义舒适标准。这些创新是企业长期研发投入与精准捕捉用户痛点的结果。

  避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展现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潜力。松花湖度假区将森林穿越与热气球结合,长白山华美胜地用非遗元素赋能夜间经济,这些创新通过文化IP提升体验溢价。中国气象局发布的16条避暑路线,上海推出的300余场“国际消费季”活动,体现政策端对“清凉经济”的系统培育。“自然气候+人文创意”模式不仅延长消费链条,更创造独特情绪价值——游客在篝火晚会中感受满族剪纸艺术时,购买的不仅是凉爽,更是文化记忆。

  然而,“清凉经济”可持续发展仍需突破瓶颈。欧洲市场准入标准警示我们需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技术体系;各地冰雪大世界、水上乐园的同质化现象,说明场景创新需要更深厚的文化根基;夜间交通、食品安全等配套服务短板,则暴露出跨部门协同机制有待完善。

  “清凉经济”的蓬勃兴起,是气候变化与消费升级双重作用的结果,其意义远超季节性波动。它预示消费者愿为“舒适体验”支付溢价;文化元素与自然资源的创新结合,可能成为旅游业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这背后,是企业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创新的转变,是政策制定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演进,更是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缩影。

  当松花湖升起热气球,当海尔AI空调在罗马运转,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消暑方式升级,更是一个产业智慧的绽放。或许未来的经济史学家会如此记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叙事中,中国企业用一杯冰茶的温度、一件运动服的科技、一台空调的智能,书写了属于东方的创新答卷。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22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3930.html 1 3 高温催化 “清凉经济”新赛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