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敬
日前,民航局发布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充电宝召回,旨在给公共安全“充电”,确保为公共出行打造安全健康的绿色通道。不得不说,将无3C标识的充电宝挡在公共安全“门外”,直观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与价值取向,赢得公众集体的点赞与理解在意料之中。
当然,安全重于泰山,充电宝召回不能“一召了之”。无标识、不达标的充电宝给日常生产生活带来潜在风险与未知危害,充电宝召回不能止于“召回”,更应在有效利用、科学处置上跑好“下半程”。比如,突出精准识别、系统施策、因“宝”制宜,将危险系数大的充电宝进行处置、防止“二次流出”,对质量达标的充电宝可“循环利用”,避免“一刀切”、一窝蜂。尤其应建立健全相关召回机制链条,防止形式主义等现象给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添乱添堵,影响高质量发展整体大局。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充电宝召回在需求端“召回”,更应在供给端“溯源”。充电宝召回不是目的,最终目标在于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故此,既要在购买后“召回”,也要在生产源头进行把关审核,切实完善充电宝生产标准与行业规范,确保相关产品出炉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让公众放心购买、与之安全出行。所见,充电宝召回不只是在消费端的既有风险上“消存量”,更应在生产供给上严格把关,做到隐患问题“控增量”。
说到底,充电宝召回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背后关联强化优质供给、破解价格战“内卷式”竞争等重大课题。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消费不断升级、优质供给提质增效,公众对绿色、健康、时尚、现代的消费体验日益强烈,充电宝召回正是品质化竞争的微观注脚,也为推动品质增效、服务提质形成无形的倒逼力。从这点出发,把握消费潮流、引领时代趋势,优化品牌效应、提升产品质量,由狂“卷”价格向品质竞争转型,才是充电宝召回带来的有益启迪。
人人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充电宝召回在于全民参与。木桶理论认为,木桶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以此类推,充电宝召回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筑牢公共安全钢铁城墙,在于每一个人的自觉意识与安全理念。因此,要加强宣传引导、凝聚工作合力、营造浓厚氛围,增强充电宝召回广泛群众基础,防止公共安全堤坝被“一块短板”溃败。总之,众行者易趋,孤举者难起。充电宝召回得群力群策、同题共答,坚持久久为功、一抓到底,避免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切实把安全至上摆在发展突出位置,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