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恺 通讯员 胡瑶琦 杨梦龙)日前,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携手丽水经济开发区中学开展了中非青少年“科技教育校园行”活动。
活动中,中非青少年热情高涨,分组体验科学实践活动。在“展示·观察类”项目中,中非青少年相互担任“科学导师”,探究直观现象背后的科学问题,思考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领悟科学的本质。
在“制作·实验类”项目中,中非学生混合编组,共同向工程“难题”发起挑战。在“叶脉书签”的制作中,学生们对叶片浸泡时长与腐化程度的关联进行多次试验,最终成功剥离叶肉,留下精美的叶脉成果。
在实践、合作与交流中,中非青少年的科学思维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在阵阵喝彩声中,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餐后,大家还一起参与包粽子,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机器人实训室里,学子们观看机器人灵活操作,深切领略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高效与精准。随后,中非青少年来到校企合作单位维康药业,参观中草药发展展示,了解中草药的种植、加工与应用,充分领略中国传统医药文化。
此次“科技教育校园行”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大中小学校际协同、中外文化交流的优势,为中非青少年搭建起一个跨越国界的科学教育交流平台,还围绕中非青少年校园参与这一主线,以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使中非学子在实践中领悟科学的本质,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合作中跨越国界,凝聚友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