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6分钟不到就打好了。”在鹤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苗接种区,市民雷玲玲带着刚出生6个月的儿子扬扬来接种五价轮状疫苗和乙肝疫苗。取号登记后,一台闪烁着蓝光的“全自动疫苗储发机器人”开始忙碌运作,随后自动传送出孩子需要的疫苗到对应工作人员的操作台边上,再叫号,核对信息,完成注射,一气呵成。
数智化改造换来了服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在鹤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线上自助建档、预约、申领电子预防接种证,线下取号即完成登记、接种、留观全流程的“无缝衔接”,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A++级预防接种门诊的优质服务。同时,在全市率先引进的“全自动疫苗储发机器人”系统,通过与免疫规划智慧服务信息系统的深度联动,实现了疫苗储存、分发、接种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极大提高了接种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鹤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科科长梅莉莉是一名从事疫苗接种工作多年的资深护师,对于智能系统带来的准确和便利,赞不绝口。“以前用冰箱储存疫苗,每天要预先计算使用量,早上把疫苗登记好出库,搬到每个接种台,下班了又要一支支清点核对,再搬回去,每天都有半小时到1小时的工作量。”梅莉莉表示,如今,疫苗储存室配备了智能恒温系统,只需要把疫苗拆除外包装,放入机器内,机器人会自动分拣入库,接种系统有需求时,机器人自动取用相对应的疫苗,储存情况和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截至2025年4月,机器人已精准分发3526针次疫苗,让服务效率提升了30%以上。
“接共体”的“数智创新”渗透在接种服务的每个环节。以往需要多个系统切换,重复输入信息,造成市民排队等待的“诊间结算”,如今被打通医疗机构门诊HIS系统、医保结算系统和免疫规划智慧服务信息系统等三大系统的“便民付”智慧支付取代,前来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市民登记后即可完成缴费结算;打开“浙里办”App,“精准预约”功能让接种时间精确到30分钟内,告别了以往“早到早等”的尴尬;纸质接种证早已成为历史,电子预防接种证不仅存储方便,还能自动提醒接种时间。还有“七码合一”的疫苗“身份证”——通过整合疫苗电子监管码、批号、疾控单位编码等七类信息,每一支疫苗从冷库到针头的全流程都可追溯,为山区群众筑起了数字安全防线。
当山区群众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疫苗预约,当机器人精准调度每一支疫苗,科技的温度正透过屏幕和机械臂,传递到每个山坳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