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丽水声音

让赏花经济 绽放持久生命力

  冉西臣

  从丽水处州公园万株郁金香到重庆璧山万亩梯田花海,从新疆伊犁的杏花争艳到武汉大学的樱花盛放……春季以来,各地依托丰富的花卉资源,打造赏花新业态、赏花旅游线路等,不仅为广大游客提供了邂逅浪漫春日、品味田园农趣的精彩指南,更勾勒出一条以“赏花经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清晰路径。

  发展“赏花经济”既能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又能创造农民增收就业,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蓬勃发展。但同时也看到,部分地区的“赏花经济”面临“花期爆满、花谢空城”“千花一面”等困境,在与时间赛跑的背后,折射出传统“赏花经济”亟待突破的发展瓶颈。

  破题“赏花经济”“流量”变“留量”,“风景”变“钱景”,本质上是推动“资源变现”向“价值共生”跃迁。要注重做好“时令文章”。精心制定“春种桃、夏种葵、秋种菊、冬种梅”等适宜本地培植的四季花种方案,打造“超长花期”,推动“季节经济”转型为“周年经济”。要注重做好“融合文章”。立足本地传统文化、特色民俗等资源禀赋,结合已有旅游资源,推动赏花游与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赏花场景,让“赏花经济”向体验自然、融入自然、见证美好的“沉浸式”旅游转变。比如,重庆璧山区将油菜花与传统村落、花艺体验、汉服换装、花海民宿深度融合,打造“梯田花海+古村慢生活”的复合体验,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3小时延长至1天以上;丽水各地因地制宜,以花为媒串联登山探秘、文化寻踪、亲子研学等多元体验,打造风格各异的赏花主题线路,让花卉资源与文化、地理基因产生化学反应,培育出具有独特标识的文旅IP。要注重做好“科技文章”。用好品种杂交、高效栽培、病虫防治等前沿技术,创新无人机喷洒、AI智能预警等科技手段,守护花种健康成长,延长赏花周期,提升赏花体验。

  相信“赏花经济”破解“花期魔咒”之后,在各地精心浇灌培育下,也能够常开不谢、常开常新,实现从“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景转变为“四时风光各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图景,为游客带去更舒适、更畅心的观景体验。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5-13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9252.html 1 3 让赏花经济 绽放持久生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