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嘉善县干窑镇范东村,映入眼帘的是整片的稻田,微风拂过,掀起一层层“麦浪”,整洁的村道旁是一幢幢白墙黑瓦的农家小院。干窑镇历史上是个纯水稻产粮区,典型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干窑秉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打造具有示范性的“窑望丰赢”农事服务模式,由范东村牵头成立“窑望丰赢”农事服务中心,通过整合47个种粮主体、28个农机服务组织进一步拓展了粮食烘干加工、农资配送、农产品营销等农事服务功能,实现了区域农业的协同发展。
“我们‘窑望丰赢’共富工坊把打造‘种田人的梦想家园’当作目标,通过打破村域界限,采用村村联合的方式成立实体化农事服务中心,负责粮食生产所需的农资配送、农技推广和农事服务,以此串起一条农事服务链,提升农事服务全程化供给能力。”共富工坊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范东村联动范泾等8个村,规划面积达3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万亩,户籍人口21452人,常住人口17027人。
“窑望丰赢”共富工坊主要针对各村统一流转的土地实施资源统筹、连片集中和统一发包,重点种植水稻等粮食产业,不仅与种粮主体约定种植计划、种植区块、种植品种,明确加工大米回收亩数和出售稻谷亩数,还创新实行“八统一”作业模式。通过联合作业管理的开展,既优化了全链条农事服务,也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
如果说干窑镇坚持“产业+农户+共富工坊”发展路径谱写了城乡共富的新画卷,那么姚庄镇则通过整合乡村特色资源,点燃了科创发展的新引擎。
姚庄镇沉香共同富裕聚落—丁栅水乡SOHO曾经是一个废旧的粮仓,经过精心修缮,虽外观仍保留着古朴的建筑样式,但内部却别有一番天地。现代化的空间布局与老镇的传统氛围交融,形成独具水乡特色的创业社区。丁栅水乡SOHO,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创新生态,已成功吸引华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势通机器人等10余家优质企业与机构入驻。这里集聚科创、文创、青创等多元项目,形成了产研融合创新的优质平台。
其中,占地800平方米的华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尤为瞩目。该中心距离华为上海练秋湖研发中心仅10公里,为把毗邻华为的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姚庄特别制定“135”行动计划,即围绕“华为友好小镇”这1个总目标,强化科创链、产业链、供应链3条链,统筹推进科产联动、住宿配套、交通提升、农产品供给、文旅融合5篇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积极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姚庄镇也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与留育。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解决人才的安居之忧,姚庄镇创新推出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定制化人才社区”的双轨模式,以破解人才安居难题,为华为系企业技术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优质生活空间,为企业和地方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