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艺
木活字印刷工具不多,主要为字模、活字版、棕刷、宣纸、麻皮纸等。关于工序,说起来也不繁复:包括制模、写模、刻模、拣字、排版、校对、上墨、拓印、装订等20余道。
所谓拣字,就是从字盘里找到所需的字模,一个字模对应一个汉字。拣字听来简单,却非易事。每套木活字都有数万个字模,要精准“定位”,就必须熟记口诀,因为字模的排列规律都藏在里头。因此,背口诀成了每位谱师的“入门功夫”。今年48岁的丁华义,能在几十秒内找到“目标字模”装入印版。
在木活字印刷过程中,排版如排兵布阵,每个小小的字模都有它的专属位置,正所谓“小小字模,各司其职”,位置分毫不差,印刷才能工整有序。
拓印时,先用自制的棕刷蘸取适量松烟墨,均匀刷在字模上,接着把宣纸敷在上面,再用另一个蘸过蜡的棕刷轻轻刷印,直到字迹清晰显现。
听起来似乎不是很难,可实际操作中,却是挑战重重。比如,墨汁过多,纸容易破,太少又印不清晰;又比如,字模上墨时,必须又快又均匀,赶在它风干之前完成印刷。“这个时长不能超过30秒,否则这张纸就废了。”丁华义说,修纂一本宗谱,短则三四个月,如果遇到大家族,耗时一年半载也是常事。他曾独自修纂60套家谱,每套5本,“是经我之手修纂家谱体量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