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丽水声音

“彩虹之路”照亮城市“文明路”

  夏金地

  近日,丽水的一条盲道成了“网红”。灰黄地砖被涂成斑斓的彩虹,向日葵、星火、笑脸跃然其上。这条被称为“彩虹之路”的盲道,由一位独臂女孩方寸心发起,三天内从一人执笔到众人接力完成,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超2亿次关注。有人说,这是“用看得见的颜色,换看不见的方便”。

  彩虹路的故事,始于一次偶遇。某日街头,方寸心见到一位视障人士因盲道被车辆占用而进退两难,只能求助路人带他绕行。这一幕让她开始关注盲道被占用的普遍现象——摊贩侵占、车辆停放、砖块破损,这些“看得见的障碍”背后,是视障群体“看不见的困境”。“彩虹之路”的诞生,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的完成,更是一次社会关爱的无限延伸,唤醒了公众对无障碍环境的思考。

  长久以来,各界对无障碍环境均十分关心。早在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就已明确,无障碍设施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对无障碍设施未进行保护或者及时维修,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维修。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也再次强调,要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全过程监管。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已有超1700万名视障人士。然而,许多城市的盲道却依然面临严重的占道、损坏等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城市开始尝试通过高科技手段改进盲道设施。例如,北京市正在试点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传感器,对盲道的占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警告占用者;杭州试点“热感盲道”,地表温度超35℃自动变色警示等。比起这些高科技,丽水的“彩虹之路”显得更加温情,它让视力正常的我们通过鲜艳的色彩“看见”了盲道,并唤醒了全社会守护盲道不被侵占的自觉和共识。这种社会意识的觉醒,是公众对视障人士的理解与尊重,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彩虹之路”的颜料终会褪色,但它在我们心中将永远光彩夺目。因为这抹色彩,是一个群体被“看见”的尊严,是一个社会对差异的温柔包容,它照亮了这座城市的文明之路。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08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7225.html 1 3 “彩虹之路”照亮城市“文明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