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清晨五点,天还没亮,我就被闹钟叫醒。推开窗户,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去,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我收拾好书包,里面装着昨晚准备好的教案和几本崭新的练习册。
“小颜,该起床了。”我轻轻摇醒蜷缩在床角的女孩。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骨碌爬起来,动作利落地叠好被子。借着晨光,我看见她床头的墙上贴满了奖状,最显眼的位置贴着上次月考的进步奖。
走在山路上,露水打湿了裤脚。小颜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等我。她的书包带子断了,用一根红绳系着,随着她的动作一晃一晃的。我快走几步追上她,把准备好的面包塞进她手里。
“姐姐,我不饿……”她推辞着,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一声。我假装没听见,自顾自地说:“今天我们要学新的数学公式,得吃饱了才有力气思考。”
教室里已经坐了几个孩子,都是附近村子的。作为“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负责这个教学点的课后辅导。
小颜坐在第一排,握着铅笔的手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她的课本边角都卷了起来,但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记着笔记。我走到她身边,发现她在解一道几何题,草稿纸上画满了辅助线。
“这里,可以换个思路。”我俯下身,指着题目说。她身上有股淡淡的皂角香,是山里人常用的那种。她的睫毛很长,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随着思考轻轻颤动。
突然,一滴眼泪落在草稿纸上。小颜慌忙用袖子擦眼睛:“我就是太笨了,怎么都学不会……”
上周家访时,她奶奶说,这孩子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我蹲下身,轻轻擦掉她的眼泪:“你知道吗?姐姐小时候也经常做不出题,急得直哭。但是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学会。”
她抬起头,眼睛红红的,但已经不再流泪。我继续说:“你看,这道题你已经画了这么多辅助线,说明你很认真在思考。来,我们换个方法……”
阳光渐渐西斜,教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终于,小颜解出了那道题,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兴奋地指着窗外:“姐姐快看!”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整片天空,远处的山峦镀上了一层金边。小颜轻声说:“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这个时候,因为我知道,山的那一边,有更广阔的世界在等着我。”
我的眼眶有些发热。是啊,在这片大山里,还有无数个像小颜这样的孩子,他们渴望知识,向往远方。而我们这些志愿者,就是连接他们与外面世界的桥梁。
收拾书包时,小颜突然说:“姐姐,我以后也要当老师,回来教更多的小朋友。”
回程的路上,我望着蜿蜒的山路,想起这两年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语言不通,到现在的亲密无间;从孩子们怯生生的眼神,到如今自信的笑容,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每一步都值得。
回到大学校园后,我依然时常想起山里的孩子们。有一天,我正在图书馆自习,手机突然振动起来。
“姐姐!”电话那头传来小颜兴奋的声音,“我考了全班第一!”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能想象她此刻一定红着脸,眼睛亮晶晶的。
“太棒了!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姐姐,我还想告诉你一件事。”小颜的声音又轻快起来,“我们村的小图书室建好了,就是你上次带来的那些书。现在每天放学后,都有好多小朋友来看书。我现在是图书室的小管理员了。我每天都会把书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就像你教我的那样。”
我的眼眶湿润了。这个曾经连课本都买不起的女孩,如今成了知识的守护者。我仿佛看见她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回书架,就像在安放一个个珍贵的梦想。
我轻声说:“你做得很好。姐姐为你骄傲。”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抽泣声:“姐姐,我想你了……”
“等放假了,姐姐就回去看你。”我柔声说,“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看夕阳,好不好?”
“好!”小颜破涕为笑,“我还要给你看我新学会的数学题!”
挂断电话,我望着手机屏幕,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还有无数个这样的时刻,等待着我们用青春和汗水去点亮。而我们,将永远在路上,做那束照亮山那边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