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雪亮
“后巷村”,距离缙云县城37公里。去年腊月二十,很好的天气,暖阳融融,天空瓦蓝。上午9点,跟着导航,从缙云五云镇出发。经郑清岭,穿大仓山隧道,然后沿兰石线在山间盘旋而行,一路山水,一路风光。途中,还需经过莲都区黄村乡下陆村、严溪村两个村庄。
山回路转,当导航提示已抵达目的地附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地,屋舍俨然,被群山环抱着。山上毛竹连绵,深翠深翠,一看就知是大年毛竹。村口,三五村人正忙着晒酱鸭。村里,厨房里油炸豆腐、芋松,切白笋,氤氲的热气里,年味渐浓。还有几位妇女,在阳光下,围坐着包山粉元宝饺子。
后巷,俗称后弄,是石笕村的一个自然村,地处瓯江上游好溪支流严溪、石笕之源——东坑山白鹤洞与冷水坑下。这里土肥地厚,居民多为陈姓,全村近200户500余人口,以种植水稻为主。从农历九月开始,历来各家自酿黄酒,少则四五十斤,多则数百斤,以足一年祭祀、饮食、待客、馈赠之需而闻名。后巷黄酒酿制的传统习俗,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后巷村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平时村里居住的多为老年人。1977年出生的陈贵勇是土生土长的后巷村人,他从小耳濡目染父辈酿酒喝酒,对后巷的黄酒酿造技艺非常感兴趣,2016年,一直在外从事餐饮生意的他回到村里,下决心要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2017年,他酿造的后巷黄酒被列为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专用酒,也称轩辕黄酒。2019年,他申报注册了“帝里”商标。2020年,后巷黄酒酿造技艺被列入第七批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他也被列入该项技艺的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后巷黄酒酿造技艺被丽水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后巷村,我邂逅了陈贵勇和他的香气扑鼻的山间酒窖,品尝了新酿的黄酒,参观了刚刚投资120万元打造的后巷黄酒非遗展示馆。陈贵勇指着排列齐整的一口口大酒缸介绍:2024年酿造了八九万斤黄酒和五六万斤白酒。酒窖封存的白酒尚有十几万斤。
陈贵勇说,后巷黄酒酿造技艺的一个独特之处是:用辣蓼制作的绿曲酿造糯米黄酒。2024年,绿曲就制作了2.8万斤。后巷黄酒还有另外两个独特的地方,一个是后巷与县城的气温不同,温差大,从农历8月下旬,到次年1月都可以酿酒;还有一个是使用的山泉水水质好,清澈,回味甘甜可口。所以酿出来的黄酒相对来说,甜度比较高,入口柔绵,后劲足。糯米黄酒的一个特点是,时间久了,容易变酸。为此,他下功夫研究,终于突破这个瓶颈,得到不会变酸的诀窍:采用巴氏杀菌法,成品酒做好后,通过引进的设备,进行加温杀菌,再灌装。从2016年开始,陈贵勇策划举办了5届后巷黄酒节,第6届开始由石笕乡政府举办,也已举办两届。参加的人数从第一届的五桌,到最多的一届来了八九千人,只能摆起流水席,把大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挤了个水泄不通,办成了名副其实的后巷黄酒文化特色村。
除了轩辕黄酒,如今,陈贵勇还开发出了轩辕贡酒,以五粮、酱香、米烧酿造的白酒为特色;最新开发出的一款产品注册为嫘祖料酒,让黄酒也可以当料酒使用,以此增加四季的产值。
徜徉在后巷的山间,邂逅了一个“观赏动物园”。孔雀、黑天鹅、柯尔鸭、鹇、鸳鸯等观赏珍禽在各自的天地悠然自乐。在一个黑天鹅养殖场里,见有生人闯入,一只威武的公鹅赶紧跑回岸边的一个窝里,护住几枚硕大的鹅蛋,并不停嘎嘎叫着发出警告。原来,这里就是上过央视2套《生财有道》栏目的浙江蓝海观赏动物养殖基地。一手创办这个基地的陈海清如数家珍,向我们介绍起创业故事。开理发店、养虾都没赚到钱的他,一次偶然看到一档饲养孔雀的电视节目,让他眼前一亮。孔雀被誉为“鸟中之王”,那时珍稀且价高,他马上借钱购入20多只,在山林里建起养殖基地。万事开头难,养殖头三年没有收入,加上开始技术不成熟,时有孔雀死去,一只就损失几千上万元。当时,村里人质疑道:你在这山旮旯里,卖给谁?这倒没让他发过愁:在这互联网时代,只要养好了,不怕卖不出去。慢慢地,规模越来越大,三年时间,孔雀数量最多时达上千只。通过淘宝等网络平台,他以孔雀幼苗120元左右一只、成年孔雀600元到3500元不等的价格售出,赚到了创业以来超百万元的第一桶金。
一次在电视上,上海一位朋友养黑天鹅,年利润上千万元的新闻又激起了他内心的冲动,以1万元一只的高价入手了几只。本以为有了养孔雀的经验,养黑天鹅照样画葫芦即可。现实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一些幼鹅经常刚孵出来就夭折了,每天死一只,却不知症结所在。经过不懈摸索,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幼鹅保温工作极其重要,如果成年鹅与幼鹅混养,极易造成幼鹅过早下水着凉,引发肠胃不适而生病。现在,他的基地一年幼鹅出售量能达到上千只,收益可观:一个蛋就能卖到400元,一只幼鹅刚孵出来卖800元,养一个月就值1000元。除去成本,利润能年入百万元。每逢节假日,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动物乐园,许多人带着小孩慕名远道而来观赏。
不知不觉,已是午餐时间。热情好客的后巷朋友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在门口的阳光下飘香:猪肝炒白菜、猪大肠炒大蒜、猪血煮芥菜、红烧肉、山粉饺、油豆腐、炸鱼干、煮白笋、炒油冬菜……真真是菜是农家鲜,肉是土猪香,酒是轩辕黄酒醇。暖暖的日头下,一桌老友,从12点多钟,一直吃到下午3点多钟。
回家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在后巷黄酒非遗展示馆一侧,一株枯死的十数米高的松树,那遒劲有力的枝干,定格着一种不屈不挠。我想,它所展示的,正是后巷人的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