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恺 通讯员 雷蕾)近日,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劳动教室的“陶泥吧”内,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边感受千年陶艺传统文化,一边将奇思妙想融入泥巴。揉、搓、捏、贴、刻、压、粘……经过打磨,上百件形态各异、充满童趣的陶泥作品新鲜出炉。
在“陶泥吧”,一件件摆放整齐的陶泥作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普通的杯、碗、盆、瓶,还有风格各异的人物、动物及装饰品。
“我非常喜欢陶泥课,因为我能发挥想象,做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这让我成就感满满!”603班包雨馨激动地表示,在陶泥课上,老师还会带领学生利用手中的泥巴开展各种“头脑风暴”。他创作的“猪猪侠雪人”还被同学们评为“最佳创意奖”。
据了解,自2021年起,为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开发校园劳动教育基地,搭建提升综合素质平台,开设了陶艺、竹编、烹饪等劳动校本课程,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文化知识,在创造中体会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发展个性、开发潜能、陶冶情操。2024年,云峰中心学校还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校长施伟敏说:“陶艺作为一项手、眼、脑互相协调的创造性活动,对培养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长远意义。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希望孩子们能以陶泥为载体,传承中华民族的古老技艺,更要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玩出一片自己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