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瓯江特刊

龙 泉 瓷剑传世,岁月古韵悠长

  正月初一至初六,龙泉青瓷博物馆、龙泉宝剑博物馆(新馆)周边车水马龙,除了“浙”字号牌,来自江苏、上海、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车牌也随处可见。南来北往的游客,跨越千里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在青瓷博物馆,宋瓷的釉色与展厅的光影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一幅流动的画卷。在版画拓印台前,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用宣纸覆上青瓷纹样的拓板,拓锤轻敲间,细腻的冰裂纹莲花在墨色的涂层中绽放。台州游客吴飞叶看着孩子的作品,笑着说:“这比手机游戏更吸引他!”的确,这样的互动体验远比虚拟世界更为真实。馆内的八大主题活动通过巧妙的设计,让青瓷的历史与当代的触感融为一体。文物寻宝的游戏环节将青瓷的发展史串联起来,AI数字导览则让游客可以在指尖感知梅子青的釉色流转。年轻游客举着文创茶盏与“雨过天青”主题墙合影打卡,文化的浸润化作可触可感的现实体验。

  前不久对外开放的宝剑博物馆(新馆)里,寒光凛冽的剑阵与全息投影下的铸剑场景,在时空的交错中形成了对话。战国楚越剑的鎏金纹饰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凛冽的锋芒,而复刻的“龙渊”“太阿”名剑,则通过3D动画还原了古法锻打的七十二道工序。山东游客王来颖在AR试剑屏前挥动手臂,虚拟的剑锋瞬间划破瀑布的水流,他惊叹道:“这比武侠片更震撼!”而在文创区,宁波的动漫迷王思毅正在选购一把缩小版的《剑来》同款佩剑,“以前觉得剑文化离我很远,今天居然能亲手触摸到它的温度。”这种触感,正是古老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两个博物馆内的文创市集,则成为了流量磁场。青瓷香插化作案头山水,宝剑书签裁开墨香,精巧的物件呈现着历史的深度,文化IP在这里得到了全新的诠释与延续,展示着无限的可能性。

  当暮色浸染剑池湖,博物馆的灯光渐次亮起,映照着游客手中青瓷盏里的茶汤与剑形书签的轮廓。这个春节,千年剑瓷化作了文化纽带,历史的厚重在轻盈的现代叙事中得到了升华。

  (本报记者 徐子涵 通讯员 周彩萍/文)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2-07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3264.html 1 3 龙 泉 瓷剑传世,岁月古韵悠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