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蕊
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古文中,苏轼对月夜景色的描写堪称传神之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写出月光之皎洁,更映照出他胸无尘俗的襟怀。这个“怀民亦未寝”的夜晚,对苏轼来说,既是知己好友相伴赏月的治愈之行,亦是探寻心灵宁静的自救之举。月色皎皎,隔着岁月的洪涛,照到苏轼与张怀民的身上,也照进近千年后我们的心里。全网“寻找张怀民”,也是在寻找内心的安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一直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有时寄托离愁别绪,有时表达刻骨相思,有时暗喻团圆美满。无论世事变幻、沧海桑田,明月永恒不变,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它也往往象征着宁静平和的精神世界。无数文人墨客末路穷途之时举杯邀月,苏轼也不例外。
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死里逃生、谪居黄州,生活上缺衣少食、穷困潦倒,精神上孤独苦闷、抑郁难平,如何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是命运抛给他的难题。事实上,此后苏轼被一贬再贬,境遇越来越恶劣,他的后半生一直在解答这个难题。他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全民偶像,不仅是因为他的旷世才华、至情至性,更因为他在历经磨难时的心态与表现,为我们如何面对人生风雨给出了精彩的答案。
比如,苦中作乐,随手捡拾生活中的小乐趣。作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林语堂语),无论生活多艰难,他总能找到乐趣。在黄州没饭吃就脱下长衫开荒种地,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和东坡羹,又按照朋友提供的秘方酿造蜜酒。比如,守护理想,时刻不忘作为地方官的责任。除了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徐州治理水患、杭州疏浚西湖、黄州拯救溺婴……每到一处,他都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造福当地百姓。
苏轼的旷达通透、圆融自洽与其说是天生的秉性,不如说是历经千折百磨后抵达的境界,这让他在网友的心中显得可亲又可敬。他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绝望,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迷茫,也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的惆怅,但百转千回之后,心中飘摇的风雨慢慢止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轮明月缓缓升起——“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在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有时只顾匆茫赶路追逐“六便士”,忘记抬头望月聆听内心的声音。当我们陷入焦虑浮躁时,不妨“照抄”苏轼的答案,去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喧嚣之中守住宁静、于风雨之中保持笃定。正如作家麦家说:“人生多险,生命多难,我们要让自己变得强大、坚韧、有力,坦然、平安、宁静地度过一生,也许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交出去’,交给一个‘信仰’”。可交给信仰理想,在实现“大我”中成就“小我”;也可交予“清风明月”,以文化艺术滋养丰厚心灵;抑或交给“柴米油盐”,于寻常生活中索要浪漫与诗意。
总之,无论何种境遇,都要有一处月光,照亮心中的晦暗,弥补现实与梦土的断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