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瓯帆副刊

中秋月圆 换了人间

  杨起行

  今年中秋节临近时,在外地做生意的儿子来电说,中秋节他会带儿子回家。他试探性地征求我的意见。

  儿子来电话事出有因。暑假期间,孙子回老家,总是沉迷于“手游”,无心学业,被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没收了他的手机。这次他想和父亲一起回来过中秋节,但又担心“爷爷余怒未歇”,会成为“不受欢迎的客人”。

  我听完后,哈哈大笑:血浓于水,谁会拒绝孙子上门做“客”呢?八月中秋月儿圆,圆的不仅仅是那轮亮晶晶的月亮,还有千家万户的团聚和血脉相连的亲情。

  曾记得,60年前,年仅12岁的我在“国家经济三年困难时期”,以优异成绩考上全县唯一的中学——县中读初一。我每日口粮只有2.5两,往往“寅吃卯粮”。经常断了粮的我被饿得肚皮粘在脊骨上,两眼直冒金星。饿急了,卖掉穿在身上的一件衣服,才勉强吃上了一顿梦寐以求的饱饭。

  那年中秋节前夕,我父亲起早摸黑到深山里去掘葛根,滤出了几斤“山粉”,还特地走了10多公里路到学校叫我回家过中秋。当时,我因卖掉家里给我的衣服,怕受到父母责罚,不想随父亲回家。父亲对我说,责罚归责罚,节还是要过的,然后牵着我的手回了家。

  啥叫“山粉”?现在很多人可能不甚明白。如今大家青睐的无公害绿色食品“蕨菜”,它的根部非常发达,含着营养不菲的大量淀粉,但要获取这种淀粉得花大力气,并且还需几道复杂的操作工艺,家乡的父老乡亲世代相传称这种活计为“掘乌糯”。“掘乌糯”者必须白天掘出深藏在泥下的根鞭,晚上将这些根鞭放在山坑里用清水洗净后,再用木制的“乌糯槌”锤成浆糊状,再放在筛上过滤,倒入木桶里进行慢慢沉淀。经过12小时的沉淀后,倒光木桶里的水,再刮去木桶里上层呈现出乌黑颜色的“乌粉”,下面层才是“白粉”,这两层“粉”统称为“山粉”。“掘乌糯”者舍不得吃“白粉”留下“乌粉”自己当粮食。把“白粉”拿到市场上兑大米,每斤可以兑到两斤大米,聊补青黄不接的“无米之灾”。

  那个中秋节,我吃过父亲千辛万苦掘来的“乌粉”制成的“山粉饼”后,等待父母的责罚。不料平时严历的父亲,这次却一改以往的粗暴,低沉地对我说:“孩子,我也知道,一天2.5两的口粮定量对于正在发育的你们来说是吃不饱的,却也可以勉强维持生命。但你想过没有,为了那件被你卖掉的衣服,我花去了多少心血和力气。我连续十几次‘天光头’与‘黄昏头’,起早摸黑砍来了十几担柴,卖掉才兑来那件衣服。供你读书不易,你一定要珍惜。”说完上述这些话,父亲拖着疲倦的身躯躺在一把躺椅上。父亲的话句句如针,刺得我无地自容。这时,我借着月光的清辉,看到了父亲用根根瘦骨撑起的伟岸的身姿。

  第二天,父亲在我宽松的书包上放进十几个喷香的“乌粉饼”,然后挥了挥手让我赶快回学校上学。一路上我在想,今后一定勒紧裤带向饥饿宣战,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亲对我的养育之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仅一个学期后,积累成疾的父亲不幸早逝。从此我失学回乡,挑起了一家生活的重担。

  年年中秋月相似,岁岁中秋人不同。60年,弹指一挥间。每当忆起那个中秋节,我就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连续在外地做了15年生意的儿子,尽管要打理生意很忙,但每年的清明节和中秋节他都回家扫坟祭祖,及一年一度与家人团聚。儿子事业初见成效,使我放下了一头心事。如今我所担心的是孙子的学业,思索再三,我决定把藏在心底60年秘而不宣的故事,借这次孙子回乡过节之机讲给他听,借以教育生长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他,要身处福中也知福,努力学习经世致用的本领报效国家,以慰先辈。

  孙子说,今年的中秋节,一盘月饼,再加上我讲的那个故事,组成了一桌丰盛的精神盛宴。

2021-10-25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86724.html 1 3 中秋月圆 换了人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