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联城小学 孙璐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突破。如何让英语课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在黑板上或多媒体上用文字、符号、线条等组合形成的思维导图便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导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及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语音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在日常词汇教学中,除了利用传统的记忆英语单词的办法,如拼读法、前缀法、词根法、后缀法等,也可使用多姿多彩的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可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实现思维的扩散并且达到快速长期记忆的目的。
语音是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学习和掌握好语音的正确发音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具有的“学得快,忘得也快”的记忆特点,笔者认为可运用有趣的思维导图来学习语音知识,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思维导图不仅简化了繁琐的拼读规律,而且将复杂的字母组合规律化,为学生语音学习提供极大的帮助。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关键环节,亦是语言学习的难点所在。在具体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解释相关语法知识和大量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的创新教学方式,进行有趣的语法教学。
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读、写这四方面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明确主题后,将文章的各个内容串联在一起,构建出文章的框架。反之,通过文章的各个内容确定文章主题。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含义,而且可以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除了阅读,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写作往往是教学的一大难题。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可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词汇和句型进行归类,厘清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写作效率,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总而言之,为克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难以自主建立知识联系这一大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单词、短语、句子、语篇等串联起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记忆与理解能力,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所要传授的英语知识进行内容上的细化、拆分或整合,同时还可以发散孩子的思维,加强其对英语知识的吸收,从而将英语知识内化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