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研校园

生活因劳动而精彩

——建构劳动教育课堂生活化的策略

  莲都区大洋路小学大洋路校区 蓝伙珍

  劳动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完成劳动作品后,不是将作品收好,而是纷纷将作品扔进垃圾桶里。经过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唯分数论英雄,作品已经打过分数了,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其二,作品没有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作品完成了,不知道有什么用处,拿回家也是扔掉;其三,作品是老师要他们做的,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作品做得不够好,扔了也不觉得可惜。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想法。

  劳动教育的评价方法要生活化

  劳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创新精神的人才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精神较强,作品却缺乏使用价值。因此,我们对于他们劳动作品的评价,不要过高关注作品的技术含量,而应更多地去考虑作品的实用性,让劳动评价趋于生活化,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

  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

  虽然现在我们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可很多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是一个等级,看起来比应试教育的百分制模糊,可实质上没有多大变化。因此,我们对于劳动作品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孩子在作品制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合作能力、作品的实用价值等多个方面。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评价就成了“唯一”,这种评价方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学生完成了作品,只是为博得教师的好评,老师评判后,作品自然是没用处了,那就随意处置吧!

  因此,教学中要改变“教师一言堂”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潜能挖掘和主动发展。

  改变“唯结果独尊”的评价方式

  劳动教育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教师只关注到了活动的最终结果,不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这样往往容易有失公正,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评价学生的作品,还要关注学生制作的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多方面,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也关注到作品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使劳动评价趋于生活化。

  劳动课堂要改变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

  劳动课堂是学生实践的舞台,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将劳动与学生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让作品发挥实用的价值。

  改变脱离生活的导入

  有些老师的导入方式花里胡哨,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是达到了,可是制作的作品不是从学生需要出发,而是因为老师的需要。如:三年级学生学习纸绳这一主题时,让学生去发现自己以及身边人身上纸绳的影子,帮助拓展学生思维,让他们认识到纸绳的可用之处,把学习内容同生活相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又充分体现了美源于生活,制作出有个性、合适的纸绳作品,这样就能把纸绳用到生活中。

  改变脱离生活的设计

  试问大家,哪个厂家如果不考虑产品的用途,就生产出来,大家一定会觉得很荒唐。同样,课堂中,我们让孩子们完成作品,不是为了做而做,也不是为了展示而做,完成作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作品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才有其创新的价值,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不让作品闲置,让其有实用价值,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

  改变脱离生活的拓展

  劳动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是需要学生学以致用的。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技能的形成,劳动习惯的养成,不是单单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的,还需在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去学习、去实践、去养成。拓展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机会,发挥学生的创造才智,又能开阔视野。因此,很多老师都会重视拓展这一环节,但是这个延伸,不能只是过过场,要考虑实效性。

  我们应将劳动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我们的生活才会因劳动而精彩。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4-20 ——建构劳动教育课堂生活化的策略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09869.html 1 3 生活因劳动而精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