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老竹民族学校 华敏
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这一生的行为准则。师德二字向来都是沉甸甸的。我的个人理解是,师德是我在教育教学内外,能够带给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正向的改变。它形成于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是几十年学习、教育、生活形成的做事风格,是融入个人自身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和人格魅力。
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从幼儿到成人,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身心发展状况各不相同。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认为我的教学是以感受体验学习音乐为基础,同时陪伴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下是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师德的理解。
要吸引孩子的兴趣
音乐是浪漫的,和孩子在一起是快乐的,而我必须是快乐和浪漫的,必须童心未泯。我下班回家会听孩子爱听的网络神曲,还有他们喜爱的明星歌曲,比如王一博、蔡徐坤,脸盲的我常常要多看看他们钟爱的明星,像一个追星的孩子。有时候,你以为你在做的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孩子们早已经感受到你的喜爱。他们会兴奋地和你讨论他喜爱的歌曲,他欢喜的明星。正是这相同的喜好,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友善。
身边很多人调侃我的工作是非常“轻松的”,上课就是唱唱跳跳,非常简单而且还很快乐。在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教孩子们唱歌,那一定是快乐又简单的事情,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一件事,要想做好它,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音乐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也是一种语言,它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我要把这浪漫又丰富的情感,化作简单易懂的话语,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要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也能听懂音乐说的话。
要做个有趣的老师
每一个学期都少不了大型的比赛,有舞蹈、有合唱、有器乐,各类比赛竞争激烈。每一个清晨、每一个烈日下的中午、每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都离不开学生勤恳的练习。枯燥的动作,重复的节奏,我们需要一遍遍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有人说,你们真能干,总是拿一等奖。殊不知这份能干,应该属于孩子,是他们日复一日的练习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什么是教育》里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其实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也是那棵摇动我的树,是那朵推动我的云,是那个唤醒我的灵魂。
我想说,知行合一说的就是这样吧!因为孩子们一遍遍地练习,枯燥又乏味的重复,又何尝不推动着我进步,带给我无形的思考呢?
孩子就像一只小蜗牛,每天在一点点地爬行,我是那个吸引他们爬行的人。我想,如果我不有趣了,小蜗牛是不是就没动力爬了,或者就不想主动爬了。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多一点乐趣,是我想要做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是每一位教师一生都离不开的过程。舞蹈、音乐、器乐、游戏……这些都是我需要持续更新的技能,优化自己的课堂,丰富课堂的活动,保持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为防止江郎才尽,及时充电成了教师的常态。
要做好孩子的陪伴者
抛开音乐教学的工作,我们也是孩子的陪伴者。早自修的时候引导一年级的小朋友早读,午自修的时候提醒孩子们安静,趴桌子上休息一下,训练过程中提醒孩子们喝水。这无关教学的点滴,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种下了我们之间信任的种子。教师不只是简单地教授知识,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灯塔。当教师以真挚的情感影响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发展,甚至让学校的教育也水到渠成,那么,这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没有什么比孩子们的笑和信赖使我更有成就感的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幸福的职业,我用心去浇灌,然后收获花开。所以师德是什么,应该就是对学生真心实意的呵护关爱及知行合一的悉心教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