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老竹民族学校 谢菲菲
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是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但对于这一时期,许多家长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的衔接,孩子心理方面容易被忽视。其实知识衔接只是幼小衔接中的一个方面,孩子们的心理引导和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面对人生中的第一大挑战,作为教师和家长都要正确处理,积极引导和介入,确保幼小衔接顺利完成,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幼小衔接时期孩子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内心焦虑迷茫。许多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会有意无意地向孩子灌输“小学比幼儿园辛苦”或者“小学比幼儿园好多了”的思想,片面说小学辛苦或者好,这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了巨大压力。原本孩子已经对大人们口中的“小学”充满了未知的担心,再把这些片面的思想传播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内心就会被焦虑和迷茫占据。
缺少安全感。作为成年人,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或是工作单位,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作为孩子,要在短时间内从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状态过渡到小学状态就更不易了。要告别原来熟悉的小朋友和老师,重新在新的班集体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被大家所认同,这对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心里的安全感需要教师和家长们帮助建立和培养。
产生抵触情绪。幼儿园时期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多是在轻松、活泼、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但到了小学阶段,面对课业的压力、老师的严厉和家长的监督,孩子不再是无忧无虑的“小宝宝”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必须迅速转变,在这过程中孩子容易产生疲惫感,有抵触情绪。
如何应对幼小衔接时期孩子的心理问题
坦诚沟通,帮助孩子克服焦虑心理。老师和家长要把小学的真实情况用适当的方式告知孩子,既不强调压力也不隐瞒困难,让孩子知道他要面对的真实情况,做好心理预期和准备。否则,当孩子们看到的东西和大家说的不一样,无形中会对大家的信任产生质疑。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还要为孩子营造一种集体感,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面对,用集体的温暖帮助孩子克服焦虑心理。
多多鼓励,帮助孩子增加安全感。孩子们虽然认知有限、判断力不强,但感知性和可塑性都很高,大多数孩子都会根据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做出适应性的反应。正是如此,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鼓励尤为重要。孩子在面对新环境时,老师和家长要注意对孩子们增加鼓励教育,要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眼神、语言、动作等等。这样,孩子们面对全新的环境也就更容易适应了。
注重引导,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家长可提前介绍孩子的学校,陪孩子到新的学校参观,让孩子提前熟悉校园环境,阅读相关的绘本以及介绍上课和课外活动的种种,使孩子心里对小学有个初步印象,逐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好感。同时,要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孩子端正坐姿、认真听讲、发言先举手、上课不准说话乱动、下课上厕所等习惯,使其逐渐适应学校的生活习惯。此外,老师和家长要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帮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