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腊口铁资中学教育集团 陈曙虹
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师生对话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站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视角上优化师生对话,对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是有一定成效的。
以生为本——让师生对话生成
“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视角上进行师生对话。
[案例]“比较数的大小”教学片段
课堂伊始,教师给学生呈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班级里要举行“好学生”评比,老师规定谁平时得到的学习星多谁就可以评上“好学生”。淘气得到了23颗学习星,小红得到了27颗学习星,谁应该被评为“好学生”呢?
生:小红。
师:为什么?你可以想一个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谁的学习星多吗?
生:把两个人的学习星画下来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我来不及画,有这么多学习星。
生:老师,我来得及画。
生:您看,小红比淘气多4颗学习星。
师:一颗一颗画也太累了,有没有更简单的画法?
生:他们的学习星都比20颗多。所以在画的时候画一条线就表示20颗。淘气的学习星是一条线还要画3颗,小红的学习星是一条线多7颗,这样比一比一目了然。
生:老师,我还有另一种想法……
案例中,教师是基于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师生对话的,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从而对“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自主探索。
故装糊涂——让师生对话平等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高效师生互动的前提是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化。因此,教师应善于通过“故装糊涂”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数学新知的自主化构建。
[案例]“左右”教学片段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以下情境:淘气正在靠右上楼梯,这时笑笑正好从转角处走出要下楼梯。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笑笑应该走楼梯的哪一边?
生1:笑笑应该走楼梯的右边。
师:淘气应该走在楼梯的右边吧,上下楼梯都要靠右行呀。
生2:不是的,淘气应该走另一边。
师:那淘气不是靠左边走了?
生3:淘气是上楼梯要跟笑笑反一反。
这样的师生对话是平等的,因此学生和教师站在了同一个学习平台上,他们为了能够“教懂”老师,就会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
反客为主——让师生对话高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表现心理特别强,特别想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教师应善于反客为主,从而促进师生对话的高效化。
[案例]“最小公倍数”教学片段
“最小公倍数”一课教学情境是这样呈现的:王师傅和李师傅在不同的单位工作。王师傅是连续上3天后休息一天,李师傅是连续上5天后休息一天。7月2日他们同时休息。那么他们下一次同时休息是什么时候?
生:我们看一下7月份的日历就可以了。
师:怎么看呢?老师也不知道,谁能够教一教老师?
生:王师傅和李师傅在7月17日同时休息。
师:你是如何知道他们同时在这一天休息的?
生:指着日历,分别指出王师傅和李师傅的休息日,并找出了其中重合的一天,便是7月17日。
接着,其它同学也纷纷讲了自己的方法。这时,教师顺势导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这个案例,正是因为采取了“反客为主”的策略,让学生在师生对话中教老师,所以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优化师生对话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应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师生对话的优化,从而构建出灵动、和谐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