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健(莲都)
案头上整齐地摆放着收藏的一大摞全国各地城市交通图。读图,我尤喜欢读路——对路名情有独钟。如果把城市比喻为一位沧桑老人,那么纵横交错的街巷就是他躯体里的血管,血管里流淌着诸如历史沿革、自然环境、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历史名人和文化积淀之类的丰富内涵。
路名是历史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和政治色彩。就全国城市而言,出现频率最多的路名莫过于中山路、解放路、胜利路、红旗路、民主路、团结路,这与全国解放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政治原因形成有关。
而以江河湖海为名的路,不乏气魄魅力,如长江路、黄河路、湖北路、淮海路、珠江路等。
当年在企业出差杭州,读交通图首次发现家乡的名称——丽水路,心中蓦地涌起一阵惊喜和自豪。从此,每到一地,都要购买城市交通图,手捧地图,用贪婪的眼光在图上寻找。在收藏交通图的日子里,我又在上海、青岛两市的交通图上找到丽水路。有趣的是,上述三市的丽水路均与温州路相邻,丽水温州真可谓是兄弟市和兄弟路。走在异乡的丽水路上,心里顿感自豪,脚步更稳健。
在丽水老街头,每一条路,每一块砖,每一扇窗……丝丝缕缕都透着那么多的光阴之光,那些旧时代的气息把丽水雕琢成一座有内涵有深度有文化的城市。当故乡丽水将我拥入怀中,故乡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时光的风,已从城市的深处吹来,让故乡祖辈执着付出无怨无悔。
马路和街道以人物为名,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同一个道理;人民为了铭记,为了感怀,或者是为了告诉后人,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些人,在这个城市生活过、战斗过,他或他们让城市的时间变得凝固,增加了这个城市的厚度。东西横贯几乎大半个城区的卢镗街、大猷街,置于老城区旧时最繁华热闹的继光街,是抗倭名将卢镗、俞大猷、戚继光的名字,用他们的名字作路名,无疑是为了永远纪念他们的历史功绩。
改革开放尤其是丽水撤地设市后,莲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打开丽水交通图,眼睛一亮,咱们居住的城市又增添了数条新开创的新街道。其中有处于市区东南方以地名命名的古城路、厦河路;有最北端的天宁路;以上路名基于纪念这一个个行政村为城市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让后人记住,走在这些路上就会想起这是昔日他们农耕地盘的地理位置所在。
捧图,读路,读懂了家乡正走向繁荣富强;读懂了家乡正朝着建设“秀山丽水,幸福莲都”的新景象阔步前进;读懂了家乡“山清水秀,养生天堂”的丰富内涵;读懂了家乡处处蕴含着丰饶、安康、和谐、希望……
捧图,读路,不仅明白了什么是生我养我乡土芬芳的故乡,也感悟到我们内心应该捧出何种情怀来奉献对故乡的挚爱。不,应该说丽水的人,是靠怎样的努力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将一个小城一步步建设成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当一座城有了魅力,接踵而来的就是一个又一个惊喜。
捧图,读路,故乡莲都以崭新的局面,展开胸怀,热忱迎接八方来客。欢迎外地游人怀着美好、憧憬的心情乘兴而来,能亲手撩开故乡丽人的面纱,一睹其惊世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