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彩虹总是令人惊叹,极为少见的“双彩虹”更是足够“吸睛”。“双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据专家解释,雨后空气湿度较大时,太阳光就会在无数小水滴上发生“折射—反射—折射”现象,不同波长的颜色会分解为7种单色光,并按照不同的折射率有规律地排列。由于红光折射率最小,紫光折射率最大,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外红内紫的虹。理论上来说,彩虹出现的同时,太阳光通过“折射—反射—反射—折射”形成的“霓”也会发生。但霓要被人们看见,一是需要光照足够强,二是水滴要足够大,这样,内红外紫的色彩才能足够鲜艳。
另外,我们从地面上看彩虹是一个拱形,实际上另一半彩虹是被地面挡住了,如果从高空中看,它是一个完整的圆环。
(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