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双溪口乡周扎村人虞永亮今年46岁,从小身患重病,甚至曾被宣判“死刑”。是读书,让他冲破命运的枷锁,走出几乎让人绝望的黑暗,不仅打破了活不到30岁的“预言”,而且还活成了精神世界的“富翁”,使人生有了不一样的光彩。读罢《处州晚报》日前的这则报道,引起笔者思考。
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有道德、责任、良知、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之所以高贵,在于其有良好的修养、高尚的品格、深邃的智慧,这些无疑与阅读互为因果。读书使人快乐、健脑健心、延年益寿,因为读书看报既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更是一种美的享受。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吸收养料的过程,广泛的阅读让自己的头脑充实,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经常读书用脑的人,脑力衰退比一般人要慢得多。所以古人说:“养心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而孟德斯鸠认为:“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这些年来,买书和看书成了虞永亮生活中最重要最快乐的事。低保金加上各类补贴,他每个月有1300元的收入。除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他把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医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包罗万象。他就像一个王者一样,在一个只有15㎡左右的陋室里,构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虞永亮说,在书的世界里,他可以扔掉拐杖,自由行走。“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尝试文学创作,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
一个人爱读书是幸福的,因为阅读,知道在人生路途上,不管遭遇怎样的黑暗与风雨,只要敢于拼搏,光明总在前方某个地方等待着我们,这种幸福也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游子,远方故乡的母亲总是张开温柔的双臂等待他的归来,然后用深深的爱抚去消除孩子的疲惫,再赋予他真正的成熟。有书相伴,生活里就能始终充满阳光,人生也会变得精彩纷呈。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恰恰相反,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人说:“人的外貌可以不漂亮,但是人的内心一定要美丽。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不美丽,但所有长出地面的枝、叶、花却是美丽的。它们靠那并不美丽甚至还有些丑陋的根吸收养分和水分长出一份份美丽来。”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抓紧点滴时间多读书,不教时间闲过。如此,才能时为我用,才能在读书中展现不一样的风采,活出不一样的境界。
市直 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