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重点

  □ 记者 李建波 项雅银 吴丽萍 通讯员 吴俊豪

  “快点!快点!上午客商订购的公筷,赶紧出单,下午要准时发货!”26岁的沈绍俊快步走进办公室,督促着员工。办公室里,顿时响起“噼噼啪啪”敲击键盘的声音。

  沈绍俊是庆元县松源街道五一村村民。去年10月,这位年轻的老板带着团队,借着优惠政策的“东风”,毅然从杭州返回家乡,入驻位于村头的电商园,当起亿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舵手”,在网上主营庆元筷子、砧板等竹木厨具制品。

  “全社会推广公筷公勺,使我们的订单激增。上半年,我们的销售额在1200万元左右。”今年4月复工后,沈绍俊第一时间就上线公筷产品,还推出分色公筷,广受追捧。前不久,沈绍俊还走进电商园直播间,直播带货销售公筷,短短几个小时就卖出1000多件。

  “破1亿元!破2亿元!破3亿元!”越来越多像沈绍俊这样的电商,使五一村电商销售额连年攀升。2015年以来,五一村村民在淘宝、天猫等平台开设网店多达100余家,年销售额在百万元以上的就有45家,庆元特色竹木制品以及香菇、木耳、笋干等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

  2017年9月起,由政府主导的庆元电商创业园开园,吸引了分散在五一村内及域外的阿里巴巴旗下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及百山炭业、汇邦等140余家电商入驻。据统计,2019年园区电商企业年销售额达3.2亿元。

  “说五一,到五一,五一村里真神奇!以前穷得叮当响,如今富得人向往……”当地的顺口溜,道出了五一村的今昔巨变。

  就在10年前,五一村还是个“穷村”。“2010年前,村里没几幢像样的房子,许多土木结构的老房子搁置在那儿,没人要。村里人都是‘城里挣点、田里刨点’,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村集体也没啥收入来源,很薄弱。”五一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勇说。

  从2010年开始,五一村相继迎来三次征迁(征收)。生态移民小区同心新村、庆元新香菇市场、庆元电商创业园先后在五一村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资金涌入五一村,人口也集聚到五一村,经济一下子充满了活力。

  2015年1月,庆元新香菇市场投入使用。56岁的五一村村民吴振泉,是新香菇市场的第一批商户。如今,吴振泉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每年附近几家物流公司帮他发出去的庆元香菇干、木耳干、笋干就达15万公斤,销售额800余万元。

  “这几年生意还算可以,每年50万元是赚得来的。”谈到年收入,吴振泉有点腼腆。

  吴振泉家的变化,村民们也都看在眼里:住上了小洋房,开着好车,在城里买了房子……

  据统计,2019年,庆元香菇小镇年税收收入约2亿元,年旅游总收入约1.26亿元,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

  红火的市场,带动了创业热潮,也拓宽了创富渠道。村民吴利库和妻子以前一直搞香菇种植,2017年他在电商园里的恒光快递做起了快递员。

  “6月,我送了12000余件包裹,工资有9000多元。”吴利库笑着说,快递员虽然辛苦,但是收入可以,关键是离家近。而吴利库的妻子做分拣,一个月的工资也有2000多元。夫妻俩都对眼下的生活非常满意。

  “电商园有400多名员工,五一村的村民就有150余人。”庆元电商创业园负责人姚文龙介绍。

  民富村壮。

  五一村将村里的闲置产业装修出租,办起了山庄、医院,每年光租金都有几十万元。村集体出资建起“安置房”大楼,以市场价8折的优惠销售给31户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无房户,直接向村民让利300余万元。

  “男性60岁、女性到55岁,每个月都能领到1800余元的保险金,一视同仁,一个不落。”五一村村委会主任吴作庆透露,现在很多村民一边上班领工资、一边领保险和房租,一个家庭三份收入。

  快递车时不时穿行而过,电商大楼巍然耸立,香菇小镇散发着阵阵清香……眼前的五一村,真是热闹!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08-12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1691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