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风筝的人,在战火与人性下渐行渐远;追逐功名的人,在帝阍宫宸中慢慢哑然;追逐影子的人,自己本身就是影子。那么追逐内心的人呢?
罗萨笔下巴西版的陶渊明,有的不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慨然,而是不可承受的孤独之重与生命之轻,从此踏上含羞草木船,寻找第三条岸。他的妻子只觉羞愤难当,内心却仍期盼丈夫活下来;他的小儿子心怀崇敬而满腹惶恐,终于沉于谜团。他是如此义无反顾,她是那样坚定不移,只留他徘徊不定。
顾城有诗吟:“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 没有窗。你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猜得透的,都不叫人生。正因如此,理想才如暗夜中的明灯一般重要。而“第三条岸”不过是人们无法到达,却又孜孜不倦追求的境界罢了。
每一个人,都可能有父亲的影子。是谁朝九晚五,仍渴望星辰大海?是谁发着牢骚,又在收藏夹中藏满鸡汤?是谁操劳文案,只为一睹世界芳容?只因灼灼桃花,让人如痴如醉。
每一个人,又都是母亲的缩影。我们来自江河湖海,却囿于厨房与爱。许是一时放纵,人仰马翻;许是随波逐流,销声匿迹。正如古龙所言:“人生很多道理,本来就要等到你透不过气来时才懂得。”
谁都曾有过春秋大梦,但在变成理想主义者或现实主义者之前,总会有迷茫困顿,有缥缈的歌声,也有春日的惊雷荡开心田的一波……也许只消在内心最深处点一盏明灯,便无论所及之处是诗情画意亦或柴米油盐,都能成为追逐捕捉的风景。林清玄说,那灯上幻化出两行字: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
飞向何方?寻梦!在这四方的天地之间,时时有等待,时时有期待。不如陷于其中,欣赏,然后陶醉。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甚好。不如独啜孤独,不为寂寞所累,可成不完之美。
若心之所向,自当素履以往。那河的第三条岸从来这般澄澈,而在理想中的我们,从来只这般纯净如婴孩。
朦胧中传来苍老的声音。他说,生命只是如此前行,不必说给别人听。
缙云中学高二12班 张至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