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祝福》,鲁迅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人物——祥林嫂。
年轻时丈夫走了、婆家待她不好,幸福过后又面临丧子之痛。初看《祝福》,了解到祥林嫂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可怜人物,结局是悲惨的死亡。一遍遍细品后,渐渐发现了祥林嫂内心的痛苦,都因束缚于当时的封建礼教。
“福兴楼的清烛鱼翅,十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与祥林嫂每个月五百文的月钱相比,可见她工资的微薄,生活的困难。按理说,劳动与报酬应成正比,可事实却没有这样,祥林嫂在李四爷家做工任劳任怨,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老百姓在传统礼教的束缚下,不得不屈服于“政权”。
为何祥林嫂没有反抗反而还满足呢?文章中提到:然而她反而满足,口角边也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辛勤劳动的妇女身体应是日渐消瘦的,可她却“白胖”了。可见在没到四爷家前,她过得是怎样的非人生活。
夫亡、婆婆虐待、外逃、被迫失节……种种遭遇,将一个善良的人毒害得体无完肤。外逃到四爷家,看似拜托“族权”,实则掉入“狼窝”。李四爷对待祥林嫂的剥削压迫是冷漠和自私的,再次来到鲁镇,迎来的是鲁镇人异样、冷漠的眼光。
由于失了名节,再次来到四爷家做工时,因怕惹怒了祖宗,家里人便不让她插手祭祀活动。四婶三次说:“祥林嫂,你放着吧!”祥林嫂内心再次受到了打击。
“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分给他们。”受神权思想的影响,柳妈让她去捐门槛,祥林嫂信以为真,真的去做了。因为她想赎罪,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她反抗了,但失败了。她深深迷信传统礼教,却一次次被封建礼教所毒害。她陷于“祝福”的忧患中,每一次“祝福”,祥林嫂都变得越来越清闲,她饱经忧患,被封建思想摧残得体无完肤,最后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悲惨地死去。
《祝福》,让我们看到了封建制度下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看到了社会的腐朽,感受到了爆竹声下的凄凉。
庆元中学高一(4)班 吴巧露
指导老师 吴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