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水优势”,促进生态工业发展。我市将优质水资源转化为“稀有性”工业生产要素,吸引科伦药业、肖特集团等高新医药企业扎根发展,有效推进生态工业结构优化。比如龙泉当地水质电导率仅为25μs/cm,远低于科伦药业其他产区,可降低50%水净化成本,年均节约200万余元,同时提升输液生产质量的优势,吸引该集团收购龙泉国镜药业有限公司成为其控股子公司。今年1至11月,国镜药业实现工业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64%,上交税费3770万元,同比增长268.7%。
盘活“水动能”,释放绿色生态能源。我市充分利用天然水域落差及水源优势建设水电站,开发清洁能源效益。如滩坑水电站建设预计年取水量为34亿立方、年发电量10.2亿度,得益充足水源优势,近10年年均可用水量超40亿立方、年发电量达12.2亿元,年均增加收益1.36亿元。又如景宁近10年来先后规划三批小水电CDM项目,涉及电站64个,推进清洁能源替换,据测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50.7万吨,年均净收益可达4300万元。截至目前,我市水电站共计825座、总装机容量272万千瓦,年均发电量70亿千瓦时,年产值达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