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水果园区”,优化农业经营。我市鼓励各县(市、区)将农业纳入水域经济统筹规划,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业态转型升级。如景宁东坑利用紧邻防洪堤土地发展“畲乡水果沟”项目,引入葡萄、杨梅、桃子等种植,涵盖沿线深垟、吴山头村等8个乡村,结合流域沿线自然景观,有效吸引游客观光休闲,通过“旅游+农产品推介”营销模式,有力拉动农产品销售。目前,该项目种植面积达880余亩、年均产值560万余元,年接待旅游人数达15万余人次。
开发“优质基地”,提升农业质效。我市依托水资源优势完善水利建设,结合地表水治理,为农业生产基地提供优质灌溉水源。如莲都区创建高山生态精品农业基地9.87万亩,引用优质灌溉水源,推进农产品精品化生产,实现农产品平均溢价0.5—1元/斤,年均产值5.6亿元。又如景宁推进可持续利用农田改造,提升灌溉水质标准及供水量,保障作物生产质量,目前该县已完成农田改造项目28个,建成高标农田2.76万亩;完成农田改造项目立项38个、涉及面积2.97万亩;在建项目17个,涉及面积1.4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