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门社区的泰山弄通惠门小区,原来是老地委的宿舍,前前后后几幢5层楼的老房子,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住在这里的不是租户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加装电梯一直是许多老年住户的心愿。
今年65岁的蓝伯伯住在其中一幢楼的5楼,因为楼梯实在难爬,他和腿脚不便的妻子长期住在乡下。
“我一身毛病,爬5楼很费力。我老婆身体也不好,腿脚也不好,每次爬楼梯至少要15分钟才能到家里,真是吃不消。”蓝伯伯表示,加装电梯政策出台的第一天,他就从乡下赶到社区,赶紧登记,询问办理手续的相关情况。蓝伯伯是他住的楼里面年纪最小的住户,又住最高层,跑政策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他头上,他和对门的邻居约定,每人负责自己这一侧的住户签名。
“楼里面很多邻居都住到养老院去了,我们只能一家家养老院去找人。”蓝伯伯顶着烈日,挨个养老院找老邻居签字。疫情期间,养老院管理严格,有时候蓝伯伯忘了预约,还要去第二次才能见到人,过程十分辛苦。
所幸,大家都是多年老邻居好说话,经过一个多星期努力后,大多数邻居都签字了。“一楼的邻居人很好,也住在养老院,看在这么多年老街坊的面子上,几乎没说什么就签字了。不过,顾虑大家都有,有个邻居是刚刚买房子住进来的,一直担心加装电梯的花费,有些犹豫。我们这里老人居多,加装电梯的费用太高,怕有点承受不起。”蓝伯伯坦言。
在蓝伯伯的楼道里,有一位老邻居明确表示不签字。“他是担心费用,觉得太贵了,我们这边条件复杂,他觉得搞不好就要五六十万。不过,他也没有反对,也许做做工作是会签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