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深读

找准根植本土的运动节奏

  本报记者 付名煜

  走在丽水,人们时常被一种独特的城市脉搏所触动。这种感受不是来自车水马龙的喧嚣,而是运动鞋与绿道摩擦的声响,是桨板划过水面的涟漪,是篮球撞击地面的节奏。在这里,体育不是高高在上的专业竞技,而是如同瓯江水一般自然流淌的城市基因。

  采访过程中,最令记者惊讶的是丽水人对体育的那种近乎本能的亲近感。在丽水市体育中心,年轻人相约打羽毛球、网球;在各地的乡村球场,孩子们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抱起篮球;遍布全市的绿道上,也总能看见奔跑者挥汗如雨……这种对运动的热爱,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健身需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丽水的体育发展之道,恰恰在于找准了深植于这座城市的“运动节奏”——不盲目跟风,而是让体育融入山水,与文化同频。

  在庆元县荷地镇,我见证了一座体育小镇的养成方式。这个常住人口不足千人的小镇,没有盲目复制乡村发展模式,而是充分发挥海拔优势,打造亚高原训练基地。从场地建设到配套接待,从体检中心到后勤保障,每一环都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而在缙云,记者看到的是另一种模式:把体育、文化和旅游深度捆绑。于是,黄帝文化、婺剧表演、缙云烧饼这些本土元素都成为赛事的一部分,恰如其分地展现城市魅力。

  更重要的是,丽水的“运动节奏”不是被少数专业人士掌控的“独奏”,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大合唱”。“村BA”“浙BA”的火爆,以及各类户外运动的兴起,都不是偶然。它们源于乡土、情在群众,这种从下而上的参与热情,构成了城市体育最真实、最生动的底色。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8-07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5139.html 1 3 找准根植本土的运动节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