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深读

  清晨的南明湖上,桨板划开水面;茶园的骑行道上,车轮碾过露水;绿道里的晨跑者,用脚步与晨风竞速……这就是丽水,一座把运动写入日常的城市。

  在这里,运动不仅为健身,也是一种地域性格:莲都田园半马与缙云仙都女子半马各展风采,松阳国际天空跑挑战赛、遂昌王村口百里红军古道越野赛以山水为舞台,景宁民族体育竞技、青田桨板瑜伽则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运动也在改写经济逻辑。

  一场赛事掀起竞技热潮,也带火了餐饮住宿、土特产销量、文创产品开发、培训机构课程。体育连接城乡,既重构市井语法,也是对产业潜能的重新计量。

  山水间孕育的体育文化

  前不久,“浙BA”篮球赛开启了全民狂欢。当庆元队捧起丽水赛区冠军奖杯时,人们意识到,专业体育赛事与民间运动生态形成了奇妙的互文——球员里有学生、教师,也有医生、普通职员,这种草根性,反而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

  丽水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优美的环境,为开展各类户外体育运动提供了天然场地:茶园、绿道皆可奔跑,崎岖山路既可骑行也可越野,八百里瓯江适合无数水上运动。

  全市首位亚运金牌得主沈松平、全市首个亚运“双料冠军”得主王楠……这些闪耀体坛的名字,无不印证着庆元深厚的体育底蕴。得天独厚的运动环境可遇不可求,但庆元可以满足许多体育人的想象——荷地镇等东部乡镇是典型的浙西南亚高原地区,地处千米海拔之上,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激发身体潜能,是理想的训练基地。

  缙云的体育文化同样深厚,乡村群众体育赛事活力十足,以“村BA”为代表的乡村体育IP爆火出圈。去年,缙云11个乡镇(街道)纷纷参与或举办“村BA”,其中壶镇篮球联赛已连续举办十五届。除了赛事氛围浓郁,当地体育运动还深入校园。壶镇镇发展篮球运动“从娃娃抓起”,多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将篮球作为重点课程,“人人凳子底下都有篮球”的说法,并非夸张;东方镇中心幼儿园的《梦·飞翔》幼儿篮球自编操成功入选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幕式展演。

  硬件设施建设悄无声息却至关重要。在龙泉市锦溪镇岭根村的百姓健身房,二维码贴在每台器材上。村民扫码观看教学视频的动作,熟练得像刷短视频。这种便利性消解了运动的门槛,让健身成为和买菜一样的日常。

  从“村村建有篮球场”到专业训练基地,从白发老者的晨练到少年们的篮球梦,体育文化在这片山水间孕育,不断拔节生长。

  下一个冠军可能正在某条山间小道上奔跑。这座城市的运动故事,刚翻开新的一页。

  因地制宜打造赛事品牌

  古廊桥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越野跑者的脚步声惊醒了沉睡的山谷。

  自2019年起,庆元开始用奔跑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60多公里的“廊桥越野赛”赛道串联4个乡镇、20多座廊桥,选手从县城的城市广场出发,以月山村为中点,最终抵达“进士第一村”大济,就像是参与一场移动的“文化展演”。

  源于百山祖的松源溪,沿岸植被繁茂,水质澄澈见底。每年冬季,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泳将”都会跃入河中,在刺骨的溪水中划出一道道白线。庆元的冬泳邀请赛,正在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无污染的清澈水质,是这座城市最引以为傲的自然资源。

  缙云仙都风情绿道,有着不同的韵律。它遇树绕行、临水架桥,串起鼎湖峰、小赤壁、婆媳岩、大肚岩等知名景观。2023年,首届女子半程马拉松在这里开跑。组委会的巧思藏在细节里:从以“缙云色”为主题的“仙韵”参赛物资,到串联标志性景点的“仙气”赛道,再到完赛区精心准备的缙云烧饼等“仙味”补给,让赛事成为沉浸式的文化导览、可感知的地域文化体验。

  青田太鹤湖则在今年7月迎来了亚洲顶级桨板选手。845名参加2025年桨板亚洲杯暨中国桨板嘉年华的运动员,在湖面上划出的轨迹,勾勒出这座城市的水上雄心。从太鹤湖到千峡湖,丰富的水域资源正在转化为运动资本。当地还为此专门编制了《青田县水上运动产业专项规划》,致力于打造“时尚侨乡青田·水上运动之城”。

  显而易见,体育赛事正在扩展城市的新型表达方式。不同于大城市的标准化赛事,丽水各地的赛事品牌更善于挖掘独特的地域基因——廊桥不仅是建筑遗存,也是越野赛道的天然坐标;绿道不仅是观光路径,也是展示“绿水青山美学”的流动展廊。

  如今,当人们在谈论体育IP时,实际上在寻找的,是一种更年轻的城市语言。

  体育热潮激活多元业态

  庆元荷地镇的早晨是“跑着”到来的。

  海拔1030米的高山台地上,田径队的少年迎着晨曦集训,他们的欢笑声,惊醒了这个常住人口不足千人的“迷你镇”。

  曾被天堑阻隔的山区小镇,正在经历一场意想不到的复苏。2022年至今,当地与全省8个协会团体和机关单位签约挂牌,成为杭州3所体校田径队的“夏季训练营”。

  专业团队的嗅觉是最敏锐的。丽水市星荷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庆元县猛虎户外拓展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发现了荷地镇的“运动天赋”,与当地强村公司形成配合:公司负责赛事承接、组设、运营和后勤保障,强村公司则负责打造软硬件设施、销售农副及旅游产品。

  于是,拆装式泳池、篮球场、足球场、塑胶跑道、健身房在荷地相继落成,连镇卫生院还新增了浙西南亚高原运动基地健康体检中心。镇里算过一笔账:60多场体育赛事、户外运动及专业培训,带来了600多万元的直接收益。

  缙云县的解题思路也很巧妙。仙都女子半程马拉松不仅为参赛者打造了一条穿越仙都胜境、体验黄帝文化的特色赛道,更成为连接体育、文旅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组委会把补给站做成了非遗展台,赛道沿途的11个文艺展演点将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既有缙云婺剧的经典唱段、民俗表演“老鼠娶亲”的热闹场景,也有衣袂飘飘的古风舞蹈演绎和青春活力的流行歌曲演唱。

  当体育的种子在山水间生根发芽,它与地域经济的联系也就变得更加紧密——不依赖政策输血,而是巧借市场之力造血,构建起一套新的价值循环系统:赛事带来人流,人流催生消费,消费激活产业——这个自发形成的经济闭环,正在浙西南山区完成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复制的关键跃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8-07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5136.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