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长岗背小学 王美军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且在教材中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体系,从而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而“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教材在每册第一个单元园地中设置的一个板块,如何把这一板块变成桥梁,连接起学生课内、课外的有效阅读和交流,是语文老师要关注的重点。
重视课内引导 规整阅读方法
“快乐读书吧”在每册教材中安排一次,但每次安排的内容和实施策略各不相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在内容的编排上和语文要素的达成上,也各有侧重,并且呈螺旋式上升。它每一次的出现,都是对整学期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与阅读方法的引领,解决了学生整学期课外“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为学生的语言建构、思维发展、阅读鉴赏以及审美创造等各种素养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夯实课堂 掌握方法
如:以一课引出一本,教材中的课文均选自名家名篇,值得细细品读。教师要以文本为中心,认真审视,寻找文本的落脚点,挖掘整本书阅读的突破点,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以一本引出一类,要实现“本”与“类”的对接,首先要找准它们的对接点。课文与“快乐读书吧”的推荐篇目,在内容和类型上是有连接点的。我们可以借助语文阅读视域下的学习任务群,建立从本到类的完美链接。利用这一特点,适时地推荐同类书目进行阅读。
●开展活动 激发阅读兴趣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结合“快乐读书吧”的主题,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以书为友,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同时,根据文本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在阅读的过程中,督促其完成读书记录卡、思维导图等,鼓励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阅读。
运用阅读策略 提升阅读实效
首先,根据学情有计划地开展“快乐读书吧”阅读课,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拿到一本新书的时候,从封面到目录、从人物到情节,都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合理大胆的预测,这样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是读者和作者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感悟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课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有新鲜感的片段或句子进行朗读,有效调动学生感官的同时,激发其阅读情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与书中的人物共欢喜,同悲伤。
借助阅读摘记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逐渐形成语文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创造力。因此,我们可以书写阅读计划,设置各类读书卡。如体现人物肖像的人物卡、摘录优美句段的摘记卡、表达真善美的连心卡、寻找童话生活的相似卡等等。这些卡形式不同,表达方式不同,阅读体验也会不同。
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阅读的相关书目,做好阅读实践表,构建简单有趣又有创意的思维支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阅读,在获得阅读乐趣的同时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最后给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地表达阅读的心得和感悟。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充实美好的精神世界。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我们要让阅读带来无限可能。因此要形成多维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关注过程性、整体性。把观察、展示、评比等多元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及时反馈,让学生有效实现阅读目标的同时,获得更深入的阅读体验,享受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