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恺 通讯员 姚建峰 姚琼)这个暑假,庆元县五都小学迎来了两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苏州大学的拾光计划团队与浙江大学浙里薪火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做客五都小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不仅给孩子们送来了知识,也送来了美的启迪与成长的力量。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走进五都小学,激昂的朗诵声响彻校园,《少年中国说》的字句间洋溢着孩子们蓬勃的朝气与活力。来自苏州大学拾光计划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哥哥姐姐们给我们上了很多有意思的课,还分享了他们的所见所闻,这个暑假我们过得很开心。”学生吴林博澳说。
苏州大学拾光计划团队,由艺术类、社科、理工科等跨专业学生组成,今年是该团队第二年来到五都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去年我们团队第一次到五都小学,这里的孩子们纯朴善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今年团队继续来到这里,希望尽我们所能为孩子们带去不一样的体验。”拾光计划团队负责人丁蕊说,通过去年的支教,他们发现五都小学的孩子们存在美育资源不足等问题,今年他们继续紧扣美育核心,构建童语绘乡韵、废材生花坊、心芽成长记等七大特色课程模块。同时,团队开展校园墙绘活动,培养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能力,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除了老朋友,今年暑假五都小学还迎来了浙江大学浙里薪火团队的志愿者。薪火团队成员多来自中西部地区,具备丰富的支教经验与志愿服务精神。
“我既是浙里薪火团队成员,也是庆元人。庆元是山区,地理位置偏远,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更加不易,追逐梦想的愿望也更加强烈。我与团队其他成员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大家都觉得来庆元支教很有意义。”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吴俊超说,针对五都小学复杂的学生群体以及暑期监管难的问题,浙江大学浙里薪火团队以“教育赋能·心灵陪伴”为核心,聚焦文化传承、兴趣培养与安全教育,通过双向互动激发儿童学习内驱力,陪伴孩子们过一个安全且有意义的假期。
“这些课程很新奇,我特别喜欢科学类的课,比如趣味数学和纸桥承重,哥哥姐姐是我的榜样,希望我以后也能考上浙大。”学生刘思伟说。
五都小学身处城乡交界地带,一边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辐射,一边延续着乡村生活的脉络,其学生群体尤为复杂,既有本地村民子女,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有部分留守儿童。而此时正值暑期,家长们大多忙于生计,孩子们的暑期看管与教育成了难题,监管压力陡增。正是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特殊的时间点,让这两支大学生团队不约而同地选择来此做客。
“很感谢两所大学的团队选择来五都小学开展志愿服务,他们用各自的专业所长和热情,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保驾护航,也为乡村小学的暑期教育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希望彼此之间能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助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五都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