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丽水声音

引才关键要“合适”

  冉西臣

  千金易得,一才难求。近年来,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地纷纷放出“大招”招才引智,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但部分地方引才政策盲目崇拜学历、职称、名校,制造“眼球效应”,忽视城市和产业承接力,令引才效果大打折扣。这种“剜到篮子里就是菜”和片面追求高、新、特的引才模式背后,是引才用才的错误政绩观作祟,方法手段偏颇,需引起高度重视。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每一个人才都有适合他的土壤和环境,每一个城市也都有着当前阶段最迫切需要的人才。因此,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引才政绩观,不能一哄而上,追求“噱头引人”的短期效应,而要找准自身定位,遵循本地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城市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实现引进人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相协调,避免“水土不服”。

  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转变职能和角色,突出市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树牢“鞋子合不合适,脚最清楚”的引才理念,从台前转到幕后,更加关注“怎么引才,怎么优渥人才发展生态”,推动引才从因人设岗的被动向“因需而引”“因事而用”的主动转变。

  人才引进既要靠政府,更要靠市场。要大力推行放权松绑,注重把岗位设置、人才招聘、薪酬分配等人财物的自主权下放给用人主体,充分激发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引才用才活力。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好干事创业平台,大力培育产学研用孵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深度融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实践载体,匹配扶持资金、风险分担、跟踪服务等保障措施,打通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真正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营造优秀人才公平竞争、脱颖而出的成才环境,坚持“人才适不适用,用人主体最清楚”的评定逻辑,制定差异化、多元化的人才评价办法,通过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等方式,坚决打破“四唯”倾向,浓厚“只看能力,英雄不问出处”的用才氛围,让更多人才愿意来、干得好、能出彩、留得住。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22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3927.html 1 3 引才关键要“合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