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蕊
前不久,缙云一款“黄茶+啤酒”饮品推出两个月即售出2万多件,销售额突破300万元。这种打破行业边界进行产品创新的模式,正成为近年来不少传统企业“圈粉”年轻消费者的新途径。
这背后是消费市场的变化。当下,年轻消费群体已成为新型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使用价值,更关注产品的形象价值和情绪价值,乐意为产品的设计、创意、个性买单。他们更追求新奇化体验和个性化表达,追求社交媒体的互动效果,对年轻群体来说,消费不仅是一种购买行为,还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我表达、一种社交方式。传统企业只有跳出单一的功能性思维,通过跨界融合、文化赋能、社交“破圈”等方式创新消费产品和消费场景,才能俘获年轻消费者的“芳心”。
跨界融合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各类跨界融合的成功案例屡见不鲜,如瑞幸与茅台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创下日销售额破亿的纪录,光明乳业与冠生园联手推出的大白兔雪糕受到年轻人欢迎,崂山白花蛇草水牵手国际知名咖啡品牌Tims推出的崂山白花蛇草冷萃迅速走红社交媒体……这些产品,或以反差感激发好奇心,或以童年回忆唤起情感共鸣,或以新奇体验激发社交分享欲望,为年轻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然而,跨界融合并非简单的“1+1”,将两个毫无关联的品牌或产品强行拼凑,以“奇葩”组合制造话题、博取眼球,而需建立在品牌调性契合、用户群体互补、产品逻辑相通的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产品开发、高水平的创新营销,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文化赋能也是俘获年轻人“芳心”的关键。得物App数据显示,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正受到年轻消费者热捧。文化认同感正在年轻群体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消费驱动力。对此,不少传统企业开始在产品设计和消费场景中融入文化元素,如制药品牌马应龙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名推出国潮妆奁礼盒“楚盒”,设计构思来源于国宝级文物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北京稻香村零号店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和门店体验,推出谷雨椿芽酥、春分太阳糕等时令新品,还随着季节调整店内装饰。不少传统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关键在于通过产品的创新设计激活文化基因、讲好品牌故事。
当下,社交媒体已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微博、小红书、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更是年轻人表达自我、寻求共鸣的空间。传统企业应与时俱进,在这些平台上与年轻人建立密切的情感链接,通过内容共创、话题营销、KOL合作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参与感和分享欲,让产品成为一种“社交符号”,真正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从而形成“破圈”效应。
总之,传统产业要赢得年轻市场,要敢于创新突破边界,以跨界碰撞激发活力,用文化植入唤醒认同,借社交传播放大声量,以年轻化思维重构消费新链路,在传统与潮流的化学反应中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