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里,每个人都身怀“绝技”。
夏春来是“水中飞鱼”,200米距离,他用2分40秒就能触壁,水花溅起的速度都比别人快半拍;黄学鹏臂力惊人,抛出救生绳,隔着十几米能“啪”地落在指定点,又快又准;商良真和柳新春耐力强,长时间的水域救援行动总有他俩的身影;陈雄杰、王福、陈勇、李陈斌是顶尖的舵手,冲锋舟开得像贴水飞行,就连溅起的浪花都透着股利落劲儿……
可就算有一身的本事,队员们训练时也半点不含糊。
五月,气温越来越高,救援队直奔大均乡水上救援培训基地。这里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急流训练场——9种天然急流像9道关卡,8个训练点藏着各种“陷阱”,漩涡、暗涌、礁石样样不缺,是磨炼真功夫的好地方。
“开始!”指挥员一声令下,队员们扛起冲锋舟就往水里冲。眨眼间,人已跳上舟,马达一响,船头劈开浪花直抵水域深处。突然,舟身猛地翻覆,“嘭”一声扣在水面上。队员们掉进水里,却没半点慌乱。借助绳索和自身力量,他们快速将冲锋舟翻正——这是模拟冲锋舟在急流里翻船时的自救训练。
活饵救援同样惊险。一名队员扮演受困者,另一名当“活饵”的队员跳进水里,以漂浮绳为防护向受困者游去,一靠近就为对方套上救生衣。在众人牵引协助下,受困者被成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这招专门用来对付舟艇无法驶入的复杂水域,速度快得很!”陈一林抹了把脸上的水,眼里闪着光。
抛绳训练更是磨人的活儿。三人一组,手里的绳包甩得“呼呼”响,借着后摆的劲儿往前一送,绳子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精准落在指定点——必须是溺水者前方1米处,远了近了都不行。为了这1米的准头,队员们的胳膊甩得酸了、麻了。成百上千次练下来,绳包像长了眼睛,瞄哪儿到哪儿。
此外,每天1500米游泳是雷打不动的课目;在急流中练习平稳驾驶,在危险水流里快速脱困,每个动作都得熟练得像是本能反应,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