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管丽芬
丽水的年轻人乐于改变生活的面貌。他们告别拥挤的客厅,拥抱简约的空间;选择环保智能家居,拥抱健康与便利;让闲置物品流转新生,践行绿色循环。这场“断舍离”的实践,通过对物质的减法,找回了生活的本真。
家装设计师梁亦明显感受到近些年客户需求的变化——简约明亮的极简风格变得普及,电视背景墙的大理石被素墙取代,阳台储物柜让位给绿植。年轻人对“家”的定义不断刷新:不是填塞物品的容器,而是滋养身心的港湾。阳台可以没有洗衣机,但得有花草,餐厅不必拘泥传统餐桌,临窗吧台是更松弛的选择。
物质选择的精简,并不意味着对品质妥协。市民张旭雅愿为环保家居支付更高的价格;“90后”李沁格则用智能家电解放双手,省下更多时间阅读与交友。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约为7560亿元,同比增长3%,预计今年将达到7938亿元。这组数字背后,是年轻人用技术杠杆撬动效率革命,将省下的精力转化为对生活诗意的再投资。
二手家具的流转,也被年轻人注入了情感的温度。当林晓彤寄出闲置沙发,看到买家“配色超搭”的留言,远比交易金额更触动人心。她为二手木质茶几搭配手工桌布,让划痕成为旧物独特的装饰,展现出了年轻一代对二手物品的深层认知,它不仅是性价比之选,更是承载生活记忆、传递温度的媒介。
这场始于家居的变革,本质是一场关于“如何生活”的精心选择。年轻人减掉空间的冗余,留下生活本该有的样子:空间不必满,但要舒展;物品不必新,但要贴心;日子不必挤,但要透着“刚刚好”的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