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2000余名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充电”提能

龙泉三乡镇联合打造“技能课堂”

  本报讯(记者 柳永伟 通讯员 周彩萍)“以往望着大片抛荒田、低效田干着急,找不到突破口。如今系统学了项目谋划、政策对接等实用技能,可算找到了打开工作局面的‘金钥匙’。”连日来,龙泉市八都镇青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华林参加龙泉市西乡联合党校培训后,迅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谋划出村内320亩农田整治提升项目,让荒田变宝地,惠及100余名农户。

  龙泉市西乡联合党校是由上垟镇牵头,八都镇和竹垟畲族乡联合打造,是2000余名农村党员充电赋能、学以致用的“门前学堂”。

  为增强培训针对性,该校围绕“初心”主题开发“寻、悟、守、践”四套精品课程,涵盖党性教育、实用技能、乡村振兴案例及特色文化方面内容,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致富能手、业务骨干等“田秀才”“土专家”授课,将政治理论与实用技能深度融合,今年已开展10余场培训,覆盖党员2000余人次。同时,通过打造“初心之旅”党性教育路线,将红色资源与绿色产业结合,推动“红色游”带动“绿色游”。今年已有80余个党支部2500余名党员前来学习,吸引游客6万余人次,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

  上垟镇五都楼村党支部书记朱圣武深有感触:“以前有资源优势却不知如何发力,现在有专业骨干指导,很快将资源转化为产业项目。”在西乡联合党校项目谋划及审批实务专题培训后,五都楼村盘活闲置油茶资源,谋划千亩优质油茶基地项目,目前已流转土地200亩,计划打造集文旅观光、采摘体验、生产加工、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基地,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带动150余名村民就业。

  西乡联合党校的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农村党员培训难题,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上垟镇通过“民生实事我来办”等活动,谋划村级项目40余个,解决民生问题80余件;八都镇电商共富园孵化出多个本土品牌;竹垟畲族乡的畲族文化馆成为文旅融合新名片。

  “我们的目标是让党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上垟镇党委书记、西乡联合党校校长叶俊表示,将继续深化“党校+”模式,打造廉政教育、特色文化与文旅融合的清廉文化阵地样板,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08 2000余名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充电”提能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2929.html 1 3 龙泉三乡镇联合打造“技能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