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的威信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有树立了威信,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才能在关键时刻振臂一呼,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万众一心的强大合力。事实证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够贯彻下去,党的工作任务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正是因为有众多在群众中有威信的基层干部。如果一个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在群众中缺乏威信,就很难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既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基层干部树立威信的重要途径。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群众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群众看干部,不仅要看干部愿不愿做事,也要看干部能不能做成事。如果基层干部有真本事,采取的工作措施符合实际,取得的工作效果又明显,群众自然就会高看一眼。相反,如果不懂行、不钻研,又在工作中缺乏主见,群众就会感到“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干部自然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当前,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等重大任务,十分考验基层干部,对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基层干部要克服本领恐慌,既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格局境界,又要注重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还要善于调查研究、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一身硬功夫、真本事,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和抓落实的能力。
“公生明,廉生威。”我们党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既靠真理的力量,又靠人格的力量。基层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鲜明、襟怀坦荡,在小事小节之上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才能得到群众真心诚意的支持。干部越是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在群众中的威信就越高、形象就越好。基层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始终绷紧党风廉政这根弦,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取信于群众,营造干群一心、和衷共济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据《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