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家畈,丽水与金华的双城印记无处不在。村里的地名,便是“一村跨两府”最直接的证明。
“这是村里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始建于元代。”在夏家畈村党支部(缙云)书记李小利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缙武”界桥旁。水泥桥面下,石拱古桥的桥身依然清晰可辨。
这一带,是村里的核心区,人气最旺。缙武古庙、老商店和文化礼堂等建筑皆林立桥侧。
“小时候我们常在缙武桥上玩,看到有人被‘拉’到武义去了,就呼朋唤友去把他‘抢’回缙云来。”村民李华庆回忆起往事,乐不可支。
小桥连接两地的主村道,被称为“缙武路”。从村东头到西头,两地的人流汇聚在这里,形成了一条共同的道路,也成为两地人民心心相印的象征。
因为界线内外交往频繁,房屋有穿插,土地有交会,给这里的生活带来别样的情趣。“有时候下地干活,隔着一条田埂,手机就开始漫游了。给家里打个电话,不小心就变成了长途通信。”村民俞跃仙笑着说。
这里的语言,也是独一无二。缙云话、武义话、永康话,甚至700多年前,随先祖迁徙带来的桐庐音,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日常交流着。加上普通话,“五音交错”成了这片土地独特的语言韵律。
位于缙武桥武义一侧的“缙武庙”,也同样与两地的历史息息相关。庙宇始建于明弘治庚子年(1492年),由缙云与武义共同拥有。
夏家畈村文化礼堂,同样坐落在桥旁。它由两地共建共用,设在大会堂内的老年协会,自然也由两地居民共同参与。
“户外一桥缙武界,门前两水廉让泉。”这是村民自创的对联,生动描述了夏家畈的特殊地理与文化。庙与桥两水交汇之地,被称为“廉让泉”,它象征着这里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