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瓯江特刊

价值探寻

  “重农固本”的治理智慧、“官民同心”的朴素情感,以及对土地深沉的敬畏,都深深烙在遂昌的山川风骨之中。

  这是“班春劝农”历史长卷里,最热烈的现实回响。

  2009年3月,首届“班春劝农”活动仪式在遂昌县大柘镇大田村举行。次年,“班春劝农”活动仪式移至石练镇淤溪村举办,一直延续至今。活动仪式分祭春、鞭春、开春三部分,当地百姓祭春赏酒、扶犁耕田,重现明朝“班春劝农”盛况。

  群山间,这场延续数百年的盛典,让传统与现代在长河中深情相拥。2011年,“班春劝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是这一年,班春广场在淤溪村拔地而起。4年后,广场改建,祭台增高为三层。其中,二层台高1丈5尺9寸3分,代表汤显祖1593年任遂昌知县;三层台高2700分(在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体系中,“分”是长度单位,1分约等于3.333毫米),寓意劝农活动始于2700年前的西周。

  时间来到2016年11月30日。

  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至遂昌——“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遂昌“班春劝农”作为“立春”习俗文化的一部分,被载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史册,成为遂昌首个人类非遗项目。

  从文化角度看,“班春劝农”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生动体现。人们在仪式中祭祀神农,感恩自然馈赠,遵循天时开展农事,将对土地的热爱融入每个细节。它也是传统农耕文化的集大成者,彩仗、春牛、春鞭等元素,串联起播种、耕耘、收获的农事记忆。

  在历史维度,“班春劝农”是一部“活着的史书”。它记录了明清以来遂昌基层社会治理、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民俗风情的演变。从官方主导到民间传承,从简单仪式到盛大庆典,每一次变迁,都是时代的注脚。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7-04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402723.html 1 3 价值探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