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总爱把自己关在房间,怎么办?”“青春期孩子脾气暴躁,说两句就顶嘴,家长如何进行沟通?”曾经,类似的困惑在家长群里频繁出现。如今,壶滨初级中学的家长们有了更专业的答案——这得益于学校构建的“家校社共育”心育生态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提升家庭教育的‘心’能力至关重要。”心理老师陈伟丽一语中的。为此,学校于2022年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坊”,2025年,更名为“守真护航家长学校”。该“家长学校”线上定期推送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线下则开设了《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非暴力沟通》等“丽心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进行换位思考,分析其困惑,引领家长学会“倾听代替说教”等科学沟通方法,从而改善亲子关系,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家长陈美艳深有感触地说:“育儿先育己,管理好自身情绪再进行沟通,避免过度唠叨。”在坦诚的交流与相互支持中,家长们找到了共鸣与力量。
心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壶滨初级中学积极携手公安、法庭、民间公益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法治讲座、励志分享、户外拓展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其担当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并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学校、家庭与社会多方协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套紧密协作的“家校社共育”机制,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强大的力量。
八年级学生小乐因家庭变故离家出走,学校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联动民安救援队展开搜寻,很快就找到了她。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救援队心理指导员给予小乐持续的心灵陪伴,帮助她走出阴霾;妇联工作人员为小乐妈妈提供帮助,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社工积极介入家庭关系调解,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理解与沟通。这场“家校社协同战”不仅让小乐重拾笑容,更在她心中种下了“帮助他人”的种子。如今,小乐已成为学校“孝真”微善志愿队的一员,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善意。
“心育从来不是学校的‘单打独斗’,只有家庭、社会拧成一股绳,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心灵的晴空。”壶滨初级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五合”心育之路上,学校将继续勇毅前行,守护每一颗心灵,助力每一位师生家长收获关爱,遇见更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