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城西学校 陈柏华 魏俏芬
图形与几何对培育小学生空间观念尤为重要,本文以《圆柱》教学为例探讨五星教学模式的运用,设计五环节构建评价体系,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增强学生能力,为相关教学提供了思路和帮助。
五星教学模式的作用
五星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圆柱》教学中优势显著,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构建学习闭环,通过激活旧知、展示新知、应用、整合及评价反馈环节助力学生进步。总之,五星教学模式各环节相辅相成,全面提高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效果,为学生几何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圆柱》教学内容的分析
《圆柱》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体系里占据着关键位置。圆柱在基础的三维几何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把之前所学的平面图形知识与当下接触的立体图形知识衔接起来。与此同时,圆柱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圆锥、球体等复杂立体几何知识做足准备。
《圆柱》教学目标涵盖知识、技能、思维和实践维度。教学重点是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难点为侧面积计算、体积公式推导及空间观念培养,需通过直观演示等活动助力学生理解。
五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1.激活旧知
教师可借助提问、小组讨论或趣味竞赛等多样形式,引领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以此调动学生思考,促使他们主动将熟悉的平面图形知识和即将学习的圆柱这一立体图形知识建立关联,为后续深入学习圆柱知识筑牢根基。
2.以问题为中心
教师在《圆柱》教学中设计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如计算圆柱形水桶内胆容量、设计饮料包装盒,以此抓住学生注意力,调动其好奇心与探讨欲,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3.展示论证新知
教师在《圆柱》教学中借助直观教具与讲解助力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如展开圆柱模型侧面推导侧面积公式,通过动画演示圆柱转化为近似长方体推导体积公式,鼓励学生提问探索。
4.应用新知
教师在《圆柱》教学中组织测量柱子、设计包装盒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动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鼓励学生将圆柱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比如计算家里圆柱形水杯的容量,设计个性化的圆柱形笔筒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知识应用能力。
5.融会贯通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圆柱的基本特征、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及推导思路,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可组织学生反思评价,分享学习中的困难、解决方法及收获,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完善知识体系。
实践表明,学生若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理解加深,不仅学习兴趣与探索热情会自然提高,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的能力也会逐渐加强。作为学科教师,应持续优化这一教学模式,并倡导更多去践行,帮助小学生从小学好几何,为之后中学的几何图形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