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瓯江特刊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对话

  本报记者 管丽芬

  踏入河阳古民居,青石板路被时光磨得温润,仿佛能映见千年过往。这座历经沧桑的古村落,从未被岁月封存,而是以鲜活的姿态,续写着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故事。

  八士门前静立的明代石像“稀罕”默默诉说着“一村八进士”的传奇。循规映月的月洞门上,朱氏先祖自创的象形文字“耕读家风”被雨水洗得发亮:田垄上的耕牛、心口间的书卷,早已从建筑符号化作村民的生活哲学。老人坐在门槛上,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气象钱”地砖,那些晴雨变幻时析出的天然纹路,折射出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光芒。

  古巷深处,河阳剪纸馆内,剪纸艺人指尖翻飞间,耕读故事、慈孝传说被化作窗棂上的花鸟纹样;在“河阳时光·稀罕咖啡馆”里,咖啡师以马头墙为灵感在奶泡上勾勒拉花,梅干菜拿铁的咸香与老宅艾草香在青砖缝隙间悄然缠绕。汉服爱好者的广袖拂过“廉让之间”的门额,镜头里既收进雕梁画栋的繁复纹路,又框住襦裙上的刺绣纹样,马头墙剪影与汉服裙摆共入画框,传统与现代在此谱写出跨越时空的和谐乐章。

  在河阳,历史从未成为褪色的记忆:它是祠堂里老牌匾的斑驳光影,是古巷砖缝里生长的苔藓,是村民谈笑间流淌的家族记忆,让“活着的文化”有了可触可感的具象注脚。所谓传承,正是让传统扎根于当下的土壤,在生活的烟火中舒展新枝。

  当细雨中的青砖黛瓦映照着年轻人的笑靥,当古老的马头墙成为短视频里的文化符号,河阳用鲜活的实践证明: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始终能在时光的褶皱里,生长出属于每个时代的独特肌理。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5-23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9969.html 1 3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对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