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廖王晶 通讯员 梅盛飚)“前方叉车请靠边熄火,接受检查……”近日,在云和县杨柳河工业园区内,云和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叉车上路行驶联合检查整治行动。随着物流业与木制玩具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特种设备安全新挑战,云和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构建智慧监管体系,成效显著——叉车事故率降幅超50%。
云和县目前在册登记叉车达390余台,但基层监管长期面临“三无”顽疾:叉车未注册登记、叉车未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违规上路安全隐患多。据统计,近五年因叉车违规上路引发的交通事故50余起,其中70%事故由无证操作引发,还有的叉车为个人所有,流动性较大,安全责任难追溯等问题尤为突出。
云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整治推进会并现场督查推进整改工作,持续打出防“叉”错“组合拳”。成立由县府办牵头的专项工作组,出台《叉车安全监督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全域叉车摸排,消除监管盲区死角,下发监察指令书46份,暂扣违规上路车辆36台;联合交警、云和经开区等部门开展叉车上路行驶联合检查整治行动,查处违法案件8起并通过媒体曝光,对1.4万人次形成警示教育效应。
“我们还建立了‘数字监管+联合执法’双轮驱动模式。”云和县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负责人介绍,通过推行叉车“户籍制”管理,现已完成133辆叉车报检登记,发放新牌照97个,同步建立632名持证驾驶员数据库,去年新增叉车持证人员91人。
交警部门数据统计显示,自开展叉车强化监管以来,云和县叉车事故率降幅超50%,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实现“双提升”。通过专项整治,如今不少企业主购买了转运车辆用于叉车转场使用,规范提升了叉车管理水平,带动企业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多部门联合整治后,叉车上路显著减少,从而大幅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群众的安全更加有保障。
“安全生产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云和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颜柏林表示,云和将持续深化智慧监管模式,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企业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让企业安全投资、放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