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缙云县舒洪镇仁岸村,漫山遍野的樱桃树缀满了果实,游客挎着竹篮穿梭林间采摘,果农何君军举着手机直播吆喝:“我们缙云的红妃樱桃皮薄肉厚,可以冷链发货也可以现场采摘!”短短两小时,他直播间里的订单突破500单。这片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小山村,如今凭借一颗颗樱桃,闯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致富路。
仁岸村三面环山、水质清冽,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当地水果产业的蓬勃发展。十几年前,这里还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村民收入微薄。转机出现在2016年,村集体瞄准市场需求,引进短柄、红缨、红妃等樱桃品种,目前全村樱桃种植面积超500亩,每亩樱桃的产值超过2万元。
“樱桃虽小,但‘身价’可不低。”果农何君军是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介绍,自己种植的三种樱桃各有特色,早熟的短柄果肉爽脆,红缨甜度高耐储存,而晚熟的红妃因种植难度大、产量稀缺,每斤售价达到50元。“红妃需要精细化管理,温度、湿度差一点都不行,但因为口感甜,有滋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仁岸樱桃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对品质和市场的精准把控。近年来,村集体不但引导推动樱桃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还联合农业专家成立技术团队,推广避雨栽培、有机肥替代等绿色种植技术,将樱桃糖度提升至20%以上。同时,通过“早熟+晚熟”品种搭配,将采摘期从15天延长至40天,错峰上市效益显著。
何君军的“致富经”更折射出产业升级的缩影。他不仅通过电商直播打开销路,还将樱桃园打造成采摘体验基地,除了本地的游客,更吸引了不少来自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体验。“周末的时候游客特别多,采摘结束后,他们也在我们的樱桃园内购买樱桃带回家。人多的时候,仅凭采摘体验的单日收入就能达到5000元。”何君军说,今年樱桃季,他的果园接待游客超1000人次,人均季节性收入达5万至6万元。
站在樱桃园里,何君军有了下一步的规划:“明年我们想搭建起智能大棚,多试种像‘黑珍珠’这类的稀缺品种,还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而仁岸村的规划更为长远——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学、康养于一体的“水果小镇”,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端上“生态碗”,吃上“四季饭”。
樱桃产业的“爆红”只是仁岸村水果版图的一角。依托生态优势,村里构建起多元化的产业矩阵:4月份的樱桃、6月份的杨梅、8月的覆盆子。目前,仁岸村现有水果种植总面积超3000亩,年综合产值近亿元,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全村90%以上村民参与水果产业,户均年增收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