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廖王晶 通讯员 杨慧)日前,由丽水市万地爱心儿童福利院牵头起草的《社区残障儿童康教融合服务规范》(计划号:20250963-T-469)国家标准正式获批立项。这一成果,今后将为残障儿童福利事业注入专业力量。
2015年3月以来,丽水市万地爱心儿童福利院开展“添翼计划”试点工作。近年来,丽水市万地爱心儿童福利院积极引进先进康复、特殊教育的理念和技术,以康复目标最优化为导向,通过个别化康复与集体教学相结合、团队合作与综合康复相结合,为7—18周岁贫困家庭重病和残疾儿童提供一套符合特殊儿童身心全方位发展的集中养育“康教”特色服务模式。
截至今年3月,丽水市万地爱心儿童福利院已帮助全市300多个家庭,惠及残疾儿童1184人次。该项工作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得到了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为全国残障儿童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此基础上,丽水市万地爱心儿童福利院积极总结经验,牵头起草《社区残障儿童康教融合服务规范》。
作为此次标准起草工作的牵头人,丽水市万地爱心儿童福利院院长楼雅佳介绍,《社区残障儿童康教融合服务规范》充分吸收了丽水残疾儿童康教融合的成功经验,对社区残障儿童康教融合服务的服务原则、儿童福利机构组织制度建设、机构环境与设施设备、服务人员管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提出技术要求。该规范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有利于儿童福利机构为社区残障儿童提供更为专业、系统的康复和教育服务,满足残障儿童的特殊需求,保障所有残障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更好推动全社会对残障儿童福利的关注和支持,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