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瓯江特刊

经典之剑

  “经典之剑”,是他送给时代的礼物。

  在陈阿金手里,铸剑不再是打打扁、敲敲长的简单事,“除了坚守古法锻造技艺,还得加把劲,为龙泉宝剑做一些努力和创新。”

  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百寿百福剑,是陈阿金的早期杰作。剑身两面分别刻有100个不同字体的“福”和“寿”。“字典里,‘寿’的字体有100种,但‘福’字只找到55种。”陈阿金说,当时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是王星记扇厂的一位老师傅提供了100个不同的“福”字,“结合之前找到的,从中选取了100个”。

  从制作到完成,百寿百福剑需要花费8个月,“细节之处尽显匠心与智慧”。1993年,百寿百福剑在全国武术器械鉴定评选会上荣获一等奖。

  在陈阿金看来,经典,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十多年前,一位客人带着一块陨铁来到剑铺,进门就嚷着:“我冲着你陈大师来的!”这句话,对方一连喊了两遍。他的诉求很简单——锻造一把陨铁剑。当时,陨铁剑制作领域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很快,陈阿金就发现陨铁作为铸剑材料的“弊端”:材质很脆,一锤就裂,一砸会碎,切割时还容易产生气泡……“到底能不能做?”一时间,他陷入沉思。

  几经尝试,他在剑身两侧和中间分别加入钢。这样的宝剑,仿佛拥有了“脊梁”,“锋利又坚韧”。不久后,以陨铁为主要材料,由传统手工艺糅合锻打而成的“玄陨剑”问世。

  近两年,他以四大神兽为灵感,遵循古法工艺锻造出虎符剑、青龙剑、朱雀剑、玄武剑。“这些纹饰,都是我一锤锤打进宝剑里的。”陈阿金指着剑身的虎符说道,“为了确保它们不出边缘,锻打过程必须一气呵成。”仔细端详这些纹饰,线条流畅、纹路细腻,彼此独立又相互统一。它们既不是刻出来的,也不是画出来的,而是源于无数次的折叠和锻打。

  从上世纪90年代到当下,从研究、熟悉到掌握,陈阿金不断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经典之剑”。他对此的解读却出奇简单:趁着手没抖,还抡得动锤子,“做好打铁匠的本分”。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5-09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8993.html 1 3 经典之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