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丽水

加强自我防护:海分枝杆菌引发健康危机

  本报讯 (记者 麻东君 通讯员 徐海波 王小冬)一根鱼刺引发的健康危机,让58岁的张阿姨苦不堪言。近4个月来,张阿姨的手部持续肿痛,直到近日,在丽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这场折磨她许久的病痛终于找到了根源——海分枝杆菌。

  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时,敏锐捕捉到一条关键线索:大约半年前,张阿姨的手指不慎被鱼刺刺伤。当时,她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清理和消毒,伤口也很快自行愈合。谁能想到,看似已经痊愈的伤口,却埋下了健康隐患。

  医生初步判断,张阿姨手部肿胀极有可能是感染所致。随后,医生对手背小脓疱及超声检测发现的手深部积液部位进行穿刺,并将穿刺液送往检验科,进行抗酸染色、细菌培养和宏基因检测。检验科工作人员仔细比对检测数据,甚至延长培养时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最终,所有检测结果都指向了同一个“罪魁祸首”——海分枝杆菌。经过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张阿姨的手部肿胀逐渐消退,疼痛也随之消失,她终于摆脱了这场长达数月的病痛折磨。

  海分枝杆菌是一种特殊的“亲水”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海水以及鱼类等水生动物体内。这种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2℃,在人体正常体温37℃的环境中,其生长会受到显著抑制。因此,海分枝杆菌通常会引发人体皮肤及浅表组织感染,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会扩散至深部器官。

  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海分枝杆菌的侵袭。以张阿姨为例,她患有红斑狼疮,长期口服小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这使得她成为海分枝杆菌的易感人群。此外,当皮肤存在外伤、切口,或是患有慢性皮肤病时,一旦破损的皮肤接触到携带海分枝杆菌的鱼类、池水、海水等,也极易被感染。

  不仅如此,渔民、水族馆工作人员,甚至是日常下厨处理海鲜、清理家养观赏鱼鱼缸的普通人,在接触鱼类、虾、蟹等水产品或污染水时,若不慎被刺伤、钳伤,又或是破溃的伤口接触到污染水,都存在感染海分枝杆菌的风险。

  海分枝杆菌感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人体内一般潜伏2—4周,少数情况下潜伏期可达6个月,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正因如此,患者往往很难将症状与当初的受伤经历联系起来。感染初期,受伤破损处会出现单发或多发小丘疹,并伴有红肿和轻度压痛。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形成较大的结节、脓疱,甚至破溃结痂。严重时,病灶还会沿着淋巴管呈串珠状分布,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医生特别提醒,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厨房处理水产时,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厚手套,防止被刺伤或划伤。万一不小心受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并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对于皮肤有外伤、手术切口或患有慢性皮肤病的患者,更要格外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直接接触水生动物或可能被污染的水体。一旦出现皮肤红肿、疼痛、脓疱等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虽然海分枝杆菌感染相对少见,但对于免疫抑制人群而言,其潜在威胁不容小觑。做到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改善预后、守护健康的关键。无论是热爱烹饪的厨房达人,还是经常与水产品打交道的工作者,都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护,远离海分枝杆菌带来的潜在健康威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29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8692.html 1 3 加强自我防护:海分枝杆菌引发健康危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