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丽水声音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守护共同家园

  王秋蕊

  在丽水的青山绿水间,保护野生动物、呵护自然生态的感人故事频频上演。就在前不久,青田接力救助受伤红隼,莲都救助并成功放归3只国家级保护动物,这些善举,折射出这座生态之城一直以来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担当与姿态。人类与野生动物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守护人类自己,呵护自然生态就是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与美好未来。

  保护野生动物,关乎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文明进步。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保护野生动物、呵护自然环境已成为社会共识,几年前云南野生象群集体北迁并平安返回栖息地的事件,便充分体现国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的自觉与耐心。在象群长达17个月的迁徙之旅,从政府到民间、从线下到线上,人们一路守护,演绎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妙旅程,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丽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一直以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引领者和“优绩生”,瓯江小鳔鮈、百山祖角蟾、百山祖元蘑等新物种的不断发现,中华秋沙鸭等野生动物数量的逐年递增,是这座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交出的优异成绩单。从构建高水平生态保护机制,到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再到构建较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丽水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径。从政府将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停工改道”,为中华秋沙鸭“让路”;到景宁英川镇黄垟口村村民自发成立“鸳鸯护卫队”,保护南下越冬的鸳鸯………丽水保护野生动物、呵护自然生态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不仅是丽水政府部门坚守的责任和担当,还成为广大群众的集体意识和行动自觉,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自上而下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保护野生动物、呵护生态环境,既是政府责任,也是公民义务。一方面,政府部门作为主导力量,应打好宣传教育引导、政策法规完善、资源资金保障、科技创新应用、绿色经济发展等“组合拳”,在发展中保护、于保护中发展。另一方面,群众参与是最广泛、最持久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应从日常点滴做起,拒绝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制品,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活动,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需要提醒的是,保护野生动物还要注意科学安全,防止“爱心绑架”式救助和“杀生”式放生等干扰自然、“好心”变坏事的行为,不打扰、不伤害,守住人与自然的边界,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丽水不断上演的野生动物保护救助故事告诉我们,当以敬畏之心善待每个生命时,大自然必将回馈最动人的生态画卷。让我们用行动守护自然,用爱心呵护生命,与万物和谐共生,共建生生不息的美好家园,共筑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29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8656.html 1 3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守护共同家园 /enpproperty-->